高质量发展是2017年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的新表述,表明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为新时代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时代课题,结合当前实际,可从几个方面对如何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行探索。
一、产业发展方面重点探索
一是工业产业方面。坚持项目为王、效益为王、市场为王,建议区位优势不够明显的开发区,重点发展白酒、电子信息、能源、新型建材、特色食品加工、冶金产业,加快产业转型,注重市场导向,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或许对废弃厂房、僵尸企业进行清理,投入必要的维护经费由内而外改善园区风貌,对增强经济开发区吸引力有特殊效果。盘活闲置资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管委会+公司”模式,持续加大企业主体培育力度,大力培育电子信息、能源、白酒等引领性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集群发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园区服务功能、平台承载力和区域竞争力。针对高耗能的冶炼行业,当前市场较好,建议引导和倒逼企业通过技改升级,提升产业效能和环保水平。二是农业产业方面。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大背景下,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若要加快坝区产业发展,就要提升特色化、品牌化、规模化程度。加大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各地可将500亩以上坝区打造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因地制宜,科学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做好农产品产销对接,打造农业产业链。三是旅游产业方面。旅游业主导而工业经济较弱的地方,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收到重创过后缓慢恢复期,若要扭转旅游业人流量大,却缺少创收发力点的尴尬局面,或许可以进一步梳理细化,深入研究全域旅游产业,科学系统的谋划让旅游业提质增效,真正让旅游收入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增长级。
二、基层治理方面重点探索
强化组织保障,持续优化治理条件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而基层治理是重中之重。一是可持续提升基层组织力量,充实村级后备力量,抓住村级换届契机,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二是积极探索基层矛盾纠纷化解新路径,加快“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建设,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通过调解为主,诉讼为辅,降低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风险。
三、民生建设方面重点探索
一是教育方面。建议加大资金资源投入力度,加快乡镇一级中学建设。同时,通过规划布局,建议将办学实力较弱但学校距离较近的两所或几所学校资源整合,为学生营造更好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让他们就近入学,减少生源外流。二是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和培育。以更强大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加大教育、医疗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出台相政策,更好保障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的福利待遇,让优秀人才留得住,用得上,打破基层教育医疗领域“有大楼无大师”的发展僵局。三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化搬迁安置点后续扶持及“五个一”建设。(王文广 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