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一词,是近年来流行于互联网的网络名词。所谓的“顶流”是指为那些极出名的人物、事物或内容赋予的一个称号。近期,随着《功勋》热播,为我们讲述了8位功勋人物的故事,让我们不禁重新思考,什么人才应该是我们的“顶流”,什么人才能是我们的“顶流”。
“顶流”应该属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的杰出贡献者。每一次危难时刻,无论是众志成城的抗疫,还是科研一线的攻坚,总有一批人逆向前行,迎难而上。他们的名字很少出现在“热搜”和“热榜”上,但却深深刻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我们造的就是底气,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这是《功勋》中的一句台词,也正是这句话让于敏隐姓埋名、默默无闻的贡献一辈子。“我们相信钟南山。”这是疫情期间网上最常见的一句留言,这不仅是人民群众对医者的信任,也是对医者的最高肯定。他们用行动证明了“世上从来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顶流”应该属于他们,社会的“聚光灯”也应该照在他们身上。正因为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艰险面前不退缩,重任面前不懈怠,面对一次次危机,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
“顶流”应该属于“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基层工作者。基层工作者就好似人民的“孺子牛”,在乡村振兴的一线,在基层治理的现场,他们用双脚丈量乡村大地,用汗水浇灌人民美好未来。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一生奋斗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终身奋斗目标。始终坚守“勿忘人民、勿忘劳动”的公仆情怀,在连接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与百姓面对面、心连心。广西百色市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曾说过“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他人、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她扎根大山,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这份庄严承诺,黄文秀始终践行,直至生命最后一刻。“顶流”应该属于这些基层工作者,他们一生虽然没有丰功伟绩,却与百姓一直走在一起,也是他们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
”顶流“应该属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革命先辈。“战斗会非常艰苦,但我们要争取胜利”这句话是我们革命先辈在每场战争中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功勋》中能文能武李延年,还是《长津湖》中穿插连连长伍千里,我们的革命先辈不仅要面对实力强大的敌人,还要面对冰天雪地恶劣环境。我们的胜利靠的是什么,不是武器装备,也不是后勤补给,靠的就是一种信仰,就是一种理想。尽管他们知道他们中的很多人可能看不到和平来临的那一刻,但他们坚信只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一代又一代人为此奋斗,仅凭血肉之躯,同样能铸就起一座打不倒的钢铁长城。“顶流“应该属于这些革命先辈,是他们让我们过上和平幸福的日子,是他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内蒙古丰镇市委组织部 郝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