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9日下午就加强我国生物安全建设进行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生物安全关乎人民生命健康,关乎国家长治久安,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影响乃至重塑世界格局的重要力量。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统筹发展和安全,按照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
生物安全法势在必行的“核心密码”是党的领导。生物安全是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发展,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大课题。科技一直是把“双刃剑”,随着科技力量的突飞猛进,生物安全的不确定性和生物武器的出现开始挑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从生物安全风险的出现,到我国开始重视生物安全风险防范以至开始制定生物安全法并有序推进,可以明确地说,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精准施策、统筹全局,中国14亿人的生命安全就无法获得保障。坚持党的领导是我们前行的核心动力,广大干群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像“石榴籽”一样抱成一团,将党中央的决策落实落细,扎实做好生物安全推进工作。
生物安全法扎实推进的“动力密码”是以人为本。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工作为了人民,想人民之所想、解人民之所难的政党,多次强调要保障生物安全正是出于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人类的基因标本是衍生成生物武器的关键资料,在生物安全出现威胁的时候,源头和传播链的模糊又为后续工作增加了难度。为了防范和应对生物安全风险,生物安全法建立了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制度、风险调查评估制度、信息共享制度、信息发布制度、名录和清单制度、标准制度、生物安全审查制度、应急制度、调查溯源制度、国家准入制度和境外重大生物安全事件应对制度等11项基本制度。这些制度条约明确了生物安全的范围和机制,强化了相应的政治责任和法律责任,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了生态环境。
生物安全法有效实施的“启动密码”是有法可依。法律的意义在于实施,生物安全法的出现,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生物安全体系,他在现有的法律框架下对生物安全隐患进行归类、界定,在后续的工作中,再通过实际情况细化各项规定,补齐生物安全短板,让各级安全部门做事有法可循,有章可依。
面对日益凸显的生物安全风险,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拓宽视野、统筹协调,进一步探索生物安全理论与实践,构建科学完善高效的生物安全法治体系,推动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余恺文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周墩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