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信,方能行远。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一百年后,就如孟晚舟所说:“感谢党和政府,正是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燃起我心中的信念之火,照亮我人生至暗时刻,引领我回家的漫长路途。”
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青春红似火,未来属青年,希望寄青年,在踏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新“赶考”路,我们应当肩负起“一代更比一代强”的青春责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在前进中追逐青春理想,在砥砺中坚定对党忠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负人民期待、不负民族重托。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历史伟业,历千难、经万险,不断砥砺前行,根本原因在于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源”和“本”,紧紧依靠着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作为青年一代党员干部,要涵养“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黎元情,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知民之所想、察民之所虑、亲民之所爱、为民之所需。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把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守护好、建设好,努力创造不负革命先辈期望、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组织办 刘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