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开始,我们就学习历史,背诵各种历史事件的精神和意义,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经常在考试中出现,我们也机械地背诵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点,而忽略了辛亥革命背后那些故事和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使我重新认识辛亥革命,让我想要探究辛亥革命背后的故事,让我想要去了解孙中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为一名青年干部,只有深刻学习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涵,将历史的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才能在工作中勤奋实干,永不懈怠,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史之火,照亮前路。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它给了封建专制制度致命的一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还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辛亥革命能够成功是道路的原因,但最终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也是道路的原因。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是最根本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这条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因此,就让历史成为引路的熊熊烈火吧,以史之火,照亮前路,延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勇之心,不屈不挠。面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一些人选择了屈服,但更多的人站了起来,思想的觉醒让他们可以看向中国的未来,孙中山目睹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因此决定推翻帝制,投身革命,改变现状。即使辛亥革命有局限性,孙中山在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也仍然在为中国奋斗,他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号召实行平均地权,提倡兴办实业;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当然,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的还有无数的先辈和烈士,他们用自己的身躯筑起了血肉长城。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英勇奋斗来实现。历史发展从来不是风平浪静的,而是充满曲折和艰辛的。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我们的先人以不屈不挠的斗争反对内外压迫者,从来没有停止过”,“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聚之力,团结稳定。遍观全球,矛盾与对立,引发严重的后果,从黑人弗洛伊德之死,反映出的不仅仅是美国警察的暴力执法,更是美国种族主义的盛行。从小老祖宗就告诉我们一支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难折断,从家庭层面上来讲,家庭和睦,才能构建和谐社会,从国家层面来讲,众人齐心,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心聚在了一起、血流到了一起,才能抵御外来侵略、推翻反动统治、建设人民民主的国家,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具有反对分裂、维护统一的光荣传统。“台独”分裂是祖国统一的最大障碍,是民族复兴的严重隐患。凡是数典忘祖、背叛祖国、分裂国家的人,从来没有好下场,必将遭到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审判!
“惟愿诸君将振兴中国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我们不能忘记孙中山先生说的话,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要勤学苦干,勇挑重担,在基层工作中负责任,促团结,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担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手举历史的火炬,不屈不挠,团结奋斗,贡献自己的力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锡勒乡选调生 王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