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9日上午,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深刻总结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并强调:“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激励和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要更加努力,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赓续革命力量,共圆复兴之梦。
从革命洪流中,坚定爱国情怀。110多年前,在我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和威胁的危急时刻,有无数的仁人志士奔走呐喊,探索救国救民之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太平天国的夭折,洋务运动的失败,百日维新的破灭……这些挫折并没有阻碍革命斗争的前行。在黑暗中、在风雨中、在曲折中,中华儿女始终怀揣着救国救民的信仰,以此为革命斗争的力量,才有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从此,中国没有了皇帝,新民主主义诞生。辛亥革命是民族思想的觉醒,是爱国志士救国救民探索的结晶,回首革命洪流中爱国志士留下的足迹,爱国情怀油然而生,站在“前景光明辽阔,但前路不会平坦”的新征程,我们要更加坚定爱国情怀,赓续革命力量,共圆复兴之梦。
从革命洪流中,坚定道路自信。革命斗争是民族觉醒的标志,亦是道路探索的标志。谈及革命,不得不提晚清,清末的衰微是“一言以蔽之”、国家与基层民众相脱离、各阶级不平等导致的必然结果。帝国统治的独裁,为民情怀的缺失,阶级斗争的冲突,中国逐渐拉开了落败的帷幕,两千多年帝国主义统治的道路最终走向了绝境之地。辛亥革命的开启,是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道路探索的开端,极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新思想的闸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春风吹入了爱国志士的心中,中国共产党因此应运而生,迈入了社会主义道路的大门。道路的探索有曲折、有波浪,但让民众获得幸福、让民族争得尊严的信仰从未磨灭,这更加坚定了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从帝国主义到资本主义,再到社会主义,再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历史是最好的见证,民族要复兴离不开无数革命先辈开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当下,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方可走好复兴之路。
从革命洪流中,坚定前进步伐。回顾辛亥革命,十次武装起义,万千热血前赴后继,才倾覆两千载历史洪流;回顾百年党史,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到现今的9100多万名党员,从《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白皮书,到《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白皮书,再到《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这些历史深刻启示我们,中国前进的发展离不开中华儿女思想统一、同舟共济的信念。民族复兴、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是民心所向,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民族复兴的首要任务。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作为中华儿女,要坚定民族复兴前进的步伐,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始终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发展。
唯有全体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紧随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共襄民族复兴伟业,民族复兴的前景才能更加明亮、更加辽阔、更加平坦。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时代赋予我们幸福,同时也赋予我们使命,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圆复兴之梦!(浦城县富岭镇选调生 谢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