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是长征胜利85周年,回首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内心澎湃感受颇深。长征路上孕育的长征精神,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资源,激励着一代代人砥砺前行。广大基层工作者要传承弘扬长征精神,助力乡村振兴,做乡村振兴的坚定者、奋进者、坚守者。
信仰如磐,理想似金,做乡村振兴的坚定者。“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漫漫长征路,虽然道路崎岖、环境恶劣、气候多变,但是红军战士们坚持信仰如磐石。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以大无畏精神爬雪山、过草地、涉险滩、渡江河……以金贵赤诚的理想勇往直前,战胜一个个困难,突破一道道封锁,迎来胜利会师。广大基层工作者要学习“长征精神”,学会“咬定青山不放松”。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起点上,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前行。要扛起乡村振兴的时代使命,立足岗位,勇迎挑战。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中,当好先锋者,将理想信念书写在乡村振兴的奋斗答卷上。
立足实际,求真务实,做乡村振兴的奋进者。1934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实际情况,率领8万多红军将士踏上战略转移的征途。在遵义会议上,极力纠正“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之后逐渐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毛泽东等人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中国革命的军事战略,并灵活运用到作战中,最终取得长征胜利。长征的胜利,是正确思想路线的胜利,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胜利。广大基层工作者要学习“长征精神”,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在基层岗位上将书本知识与工作实情相结合,立足于事实,不生搬硬套。在乡村振兴路上,要根据镇情、村情,量身打造规划方案,抓特色找亮点,不搞“一刀切”、照抄了事。
艰苦奋斗,初心为民,做乡村振兴的坚守者。长征路上,“半条被子”的故事流传至今,“红军鞋”的情谊让人暖心……小小的故事彰显了军民鱼水情。为了人民能当家做主过上好日子,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工农红军毅然决然地踏上未知旅途。被茫茫雪山冻伤、被沼泽草地吞没、被湍急河流冲走,无数的战士牺牲在途中,但路程再遥远,环境再恶劣也阻挡不了战士们前进的步伐。毛泽东同志曾赋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夸赞红军不惧艰难的大无畏精神。战士们的艰苦前行,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为民的初心。站在乡村振兴新的起点上,广大基层工作者要不忘初心,不怕吃苦、不怕受累,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解难题、办实事,与群众建立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
长征精神永放光芒,在新的征程上,广大基层工作者更应赓续长征精神,肩负起时代重任,做乡村振兴路上的“追梦人”,为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贡献应有力量!(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永兴镇炉铺村基层党群工作者 黄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