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这是李大钊在《晨钟报》创刊号写下的劝勉之语。这短短的一句话点明了无论何时何地,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奏青春之乐,唱响青年赞歌。在“鸟比人多”的孤独小岛上,青年突击队奋战在海事工作一线,时刻准备战风斗浪、抢险救援,他们没有一丝怨言;在边陲的“生死路”上,边防连官兵守卫在祖国边境线,常年穿越冰河和雪山进行巡逻,他们笑对万险千难;在灾情紧急的火场中,消防战士向着最危险的地方探索,用背影完成一次次“最美的逆行”,他们总是奋不顾身......是青年,就理当如此:少一些望洋兴叹的徒劳,多一些直挂云帆的勇气;少一些“关我何事”的冷漠,多一些“匹夫有责”的担当。真正把“为什么而活”想明白、想透彻,青年才能奏出雄壮、优美、高亢的青春之歌。
弹青春之曲,演奏青年旋律。青年唯有保持觉醒的状态,才能树立自信、燃起斗志。觉醒与信仰不是空洞无物的泛泛而谈,而是推动青年不断向前的动力。今日的“强国一代”身处新时代,站在新方位,有更强的能力素质和更艰巨的使命担当。放眼望去,在大山深处的村路上,奔波着奋战在一线扶贫的80后“白发干部”;在爆燃的熊熊林火中,坚守着最小年龄仅有18岁的森林消防官兵;“快闪”中高唱着《我和我的祖国》的青年学子以及平均年龄在30岁的中国“天眼”科研团队,无不用自己坚实的信仰、扎实的脚步、热切的情怀和充足的勇气,凝聚青年的力量,汇成国家的希望,他们是觉醒的典范,是中国青年的榜样。
执青春之笔,勾勒青年炫彩。一个人的青春是平庸无奇还是璀璨夺目,“觉醒”堪称关键变量。时代眷顾的也并不是青年的青春岁月,而是青年们用脚步丈量世界,用双手打拼未来的昂扬斗志。当代青年不论身处何种工作岗位,都需要把轻浮和傲气撇去,存赤诚之心,善谋实干,一锤一锤地敲打、一次一次地淬炼,锻造出属于青年的骄傲与荣光。
觉醒了的青年,就如鲁迅所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即使处于痛苦、困厄之中,也能潜心积蓄站起来的力量。”时间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坐标上谋划人生、创造历史。以"不可一日无觉醒”警策自己,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我们青年一代必将在伟大的时代赢得更加出彩的人生。(内蒙古商都县组织部 王睿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