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面临百年来的巨大变化,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历史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更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放在首位,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刻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更多地考虑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发挥人才优势,发挥“肥沃土壤”作用。
用筑巢引凤的方法栽种了“梧桐”。栽种梧桐树,引凤凰栖居。在人才培养方面,要有伟大的事业。良好的政策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随着人才竞争的不断加剧,人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人才引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放性、海纳百川的战略方针,并在人才战略上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对于吸引人才,要坚持“量身定做”、情投意合的原则,创造“一切皆有之”的灵活引才机制,不盲目降低门槛、追求高质量、高效率、高回报。要创造“铁饭碗”的好环境,除政策留人外,更要有感情留人、事业留人,提高引进人才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让“情投意合”更加“长情”。
精耕细作,厚植“肥沃土壤”。人材工作的重点是引进,难点是培养。要使人才引进真正可堪用,关键是建立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厚植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沃土。要坚持“党管人才”的方针,加强人才的政治吸收、政治引领,努力培养一支爱党爱国的优秀人才队伍,将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中来;要加大财政、政府等方面人才的吸收,统筹推进、协同配合、社会参与,营造全社会关心人才、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要搭建育才养才的平台,加强人才培养能力;要在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和党与人民需要的实践熔炉中锻造铁人。
用智贤伯乐的谋略,缔造“赛马场”。引才、育才,归根到底是用才。只有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才能真正发挥出最佳的人才效应,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认清人才,才有用武之地。我们要坚持人岗相适、人岗相宜的原则,设立一条干事创业的“跑道”,为人才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赛马场”,让人才在时代的发展大潮中奔腾。要以智贤伯乐的眼光和谋略来认识人才,突出人才的个人特长、个性特点,正确使用、合理使用、有效利用,将人才用好用活,不断创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平台;要建立人才激励、容错机制,确保“赛制”的结果,让“赛制”发挥作用。
千秋基业,人才辈出。只有在引才、育才、用才、上下工夫,才能加快人才资源竞争优势的形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石陂镇人民政府 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