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上午,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王岐山等来到北京天安门广场,出席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这是我国第八个烈士纪念日,在9月30日国庆节的前一天以国之名缅怀英烈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铭记英雄使命,不忘英雄壮举”的情怀。盛放的百合、挺拔的红掌、轻盈的文心兰,寄托着对人民英雄的无尽思念和崇高敬意。
作为基层年轻党员干部,我们将永远铭记用鲜血染红革命事业,以傲骨铸造国之脊梁的英雄儿女,同时我们也要赓续英雄血脉传承英雄的精神,挺直中国脊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赓续英雄血脉中坚如磐石的信仰,千磨万击还坚劲。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缅怀先烈,我们不难发现其中闪耀在英雄血脉中坚如磐石的信仰:“刽子手就算能夺走我们的生命,却不可能夺走我们的信仰!”90多年前陈延年、陈乔年慷慨赴死;“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夏明翰无惧死亡;“不必多说,开枪吧”杨靖宇面对敌人劝降凛然回绝······百年来无数革命先烈在信仰之光的引领下用生命书写了辉煌壮烈的历史画卷,用执着和鲜血撑起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现在和平的年代也许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学习英雄血脉中坚定的精神信仰是推动时代发展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身为基层年轻党员干部,唯有读懂这种信仰的力量,才能明白先烈们为此不惜牺牲生命的壮举;唯有把这种信仰转化成自身的内驱动力,才能在平凡的岗位中“耐的住寂寞”,即使不被看到也坚持发出微弱的光。
赓续英雄血脉中视死如归的英勇无畏,去留胆肝两乾坤。回望百年历程,一位位从容赴死的英雄,仍旧感人肺腑;站在历史长河,一场场浴血奋战的历史画面,仍然震撼人心。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烈士就义群雕像让人心潮澎湃,雕像中9名就义的烈士,紧紧靠在一起,为了打破黎明前的黑暗进行着最后的努力,从9名烈士雕像的眼中,我看不到恐惧、胆怯,看到的只有“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的决绝和“驰驱一世豪杰,青鸟明丹心”的担当。正是这一个个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革命烈士,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这些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引领中华儿女渡过一个个难关,带领中华民族跨越一次次危机,亦助力一个又一个复兴梦的实现。我们缅怀英烈要赓续英雄血脉中视死如归的英勇无畏,让英雄的事迹永远流传,让英雄的精神唱响时代的殿堂。
赓续英雄血脉中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虽九死其犹未悔。“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在那些盛世将颓,临渊而侧的日子里,无数革命先辈为国为民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在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中《乘风》一章中骑兵团团长和儿子乘风虽为父子亦是战友,在影片结尾乘风为了掩护百姓撤离和其他几名战友被敌军包围壮烈牺牲,影片中的这一幕不过是无数英雄的一个小小缩影,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爱国是具体的,爱国的强大力量在他们身上得到彰显。他们用为国为民的赤子情怀开创了如今这个繁华盛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因而身处当今的繁华盛世,我们更要时刻铭记每一位先辈的牺牲,对英烈的每一次缅怀,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对每一次英雄事迹的回首,都是一次红色信念的锤炼。
缅怀先烈,不仅仅是缅怀他们无畏牺牲的事迹,更要赓续英雄血脉中熠熠生辉的坚定信仰、英勇无畏和爱国主义,对他们最好的纪念就是赓续他们的精神。吾辈当传承英雄血脉,共创辉煌事业,以献礼孕育英雄之气的锦绣山河。(王颖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山下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