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辛火”相传 精神永驻

2021-10-13 10:02:28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招待会上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必须同舟共济,依靠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风险挑战,祖国完全统一的历史任务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依托革命文物,绽放信仰之光。“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革命文物蕴含着先辈的革命精神,这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人民的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信仰认定了就要信上一辈子,否则就会出大问题。孙中山同志为湖北革命党人题写“天下为公”“博爱”,宋庆龄题词“辛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等,为我们回顾了先辈们的革命征程,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当时的峥嵘岁月,更加深刻地了解到革命先辈们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坚守信仰,有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从容与豪迈的心态,为我们坚定了信念,更为新时代之路绽放出了信仰之光。

依靠青春之我,勇担复兴大任。“将振兴中华之责任,置之于自身之肩上”。新时代的青年干部,都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要赓续辛亥革命的光荣传统,弘扬革命先烈的精神遗志,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争做新时代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人;要赓续老一辈振兴中华的“志气”,志存高远,肩负起革命的使命,勇担起时代的职责,昂首挺胸,为新时代书写新的篇章;要依靠青春的靓丽本色,以史为鉴、以史为师、以史为镜,垫高脚尖,眺望远方,将新时代这艘巍巍巨轮驶向更远的前方。

保持民族团结,续写精神本色。“滴水不成海,独木难成林”,团队协助是收获胜利果实的基础。辛亥革命元老廖仲恺的后人李湄向宋庆龄故居管理中心捐赠了1969年3月17日宋庆龄写给廖梦醒的信,该信为我们讲述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宋庆龄设法为红军提供5万美元借款的情况。体现了和衷共济的民族品格,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每当遇到困难,各族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了一往无前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攻坚克难,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历史。(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组织部 范子博)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