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白驹过隙。转眼间这已经是我作为一名选调生来到复兴乡的第八个月了,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还是一个涉世尚浅的应届毕业生,一年后的今天已经是一名脚踩泥土的乡村干部。我很喜欢“复兴乡”这个名字,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青年人的理想势必要融入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去,而我可以自豪的说,请党放心,“复兴”有我!来到复兴乡的八个月里,看了很多、听了很多、学了很多,心里更明白,未来要干的更多。
乡村工作要善于用情,做到情为民所系。到村里不久我便担任了村主任助理一职,成为了复兴乡新德义村的一份子,村委会、田地间、热炕头成为了工作的主战场,在和村民的话家常里了解了村情要素、各户情况,真正明白俯下身子才知道老百姓的生活困苦。每到一户人家总是为我们倒上热茶,切上西瓜,村里的老人总是问我是否吃得习惯、住的习惯,对于我们的提问知无不答。新德义村虽然不同于城乡的喧闹,但农忙抢种抢收,饭点炊烟袅袅,饭后唠嗑玩笑,充满着农村独有的人间烟火气。我深知肩负重担,努力发挥出自己的全部能量,在工作中用心、用情,为村民做好每一件事。
乡村工作要大胆实践,做到实践出真知。从应届大学生到基层选调生的身份转化最难的莫过于从学校这座“象牙塔”到基层一线风吹日晒,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能否把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是检验自己的唯一度量衡,切忌纸上谈兵,勇于大胆实践。深入基层,结合自己专业领域所学知识,力求为群众做实事,提高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每一个扶贫文件、惠民政策,从发文出台到真正的开花结果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身在基层就是要大胆解读,勇于实践,因地制宜的让一条条的惠民生、振乡村的政策生根发芽!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唯有起而行之,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基础上把乡村振兴的蓝图变成现实。
乡村工作要不断创新,全力续写新篇章。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进步的不竭源泉。自古以来的每一次伟大变革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神州大地焕然一新正是创新才使得我国在新世纪初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基层单位大多发展滞后,工作理念墨守成规、工作方式拖泥带水、工作节奏拖沓缓慢。青年干部要做注入到基层单位的一池活水,用最新的方式提高基层单位工作效率,创新工作理念改变基层单位工作环境。脱贫攻坚的工作已经结束,未来的乡村振兴势必不能沿用旧的方式方法,应积极创新,与时俱进,用全新姿态迎接乡村振兴,迎接十四五。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选调初心,时刻铭记肩负的历史使命。用心用情做事、大胆勇敢实践、不断创造创新。唯有如此才能为国家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请党和国家放心,“复兴”有我!复兴,有我们!(樊丁维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卓资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