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释了人才对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也为新时代我国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历来非常重视人才工作,回望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艰苦卓绝的建设时代,轰轰烈烈的改革历程,都有来自五湖四海,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才不断涌现,有大爱无疆的外科医生白求恩,全国劳模、石油工人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钱三强,他们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我国科学家苦心研究实现嫦娥五号登月、“奋斗者”号万米深潜,使我国科技走在世界前沿;无数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投身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开发,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在突来的新冠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无数的医务工作者身先士卒、披坚执锐筑起人民的安全防线。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已经与国家民族事业融为一体,随着时代的变迁,我们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变化。
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发展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近代的血泪教训告诉我们,只有走在世界科技的前沿,才能把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蓄势待发,我们要着力构建一支高精尖的科技人才队伍,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吸引海外高端人才回归,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才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要面向经济主战场发展人才。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洪流势不可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际间的不公平竞争和发达国家的垄断优势,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加强应用型、专业型人才培养,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要实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地方产业发展结合,对接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共赢。
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发展人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培养人才,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能源资源等国家发展重要领域,着眼长远需要,建立和健全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机制,形成紧缺学科专业清单,不断完善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展人才。在这场疫情的“大考”中,我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尤其基层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培养工作滞后等问题更为突出。因此,补齐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短板,加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是加快建设健康中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必由之路。(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万安乡人民政府 余婉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