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政治家、理学家汤斌有句名言:“人身之所重者,元气也;国家之所重者,人才也”。可见人才是强国之根本,是兴国之大计。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标2035远景目标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把准干事创业的人才导向、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夯实人才垒台,才是奠定强国之基的必由之路。
夯实人才工作,要把准干事创业的人才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导向,推动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发扬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干好工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神州大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正成为各类人才创新创造、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当前,我们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更加开放的对外格局、面对如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在中华民族前进道路上的挑战,我们需要有担当、能干事、想干事的新时代人才大军支撑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毛主席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我们要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复杂地区发挥才能,磨炼意志,让人才在农村这片热土上尽情施展才华,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夯实人才工作,要坚持党管人才的根本原则。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一要坚持高质量发展需要导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引进人才,面向社会建立“人才库”,拓展择才眼界,丰富人才内涵,多领域挖掘人才,既做到“不拘一格降人才”又“择天下英才而用之”;二要加大培育教育力度,“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通过教育引导使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国之栋梁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激发爱国热情,夯实专业知识,激发创新热情,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党的伟大事业;三要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要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
夯实人才工作,要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如此巨大的人才优势,是我们党“赶考”新时代的有力保障。实现人才优势向发展优势的转化,一要聚焦人才自身发展,做好研发、创投、孵化平台吸附力建设,为市场主体创新迭代赋能;二要聚焦人才服务,做好政策兑现、人才安居、子女入学等后勤保障,为人才排忧解难,使人才能够专心致志施展才华、干事创业、建立功勋;三要进一步理顺人才体制机制,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打造人才链、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释放人才活力。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我们要抓住人才这个核心关键,不断夯实人才工作,管好才、选好才、育好才,一定能奠定强国基础,绘就一幅“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美好换卷,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东方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任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