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人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在新时代新形势大背景下,人才是当前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是重要战略资源。这一资源不同于石油、水、钢材等资源,他们有着自主意识,既需要为他们提供发挥自己本领的平台和提升自我价值的空间,也需要关心和爱护。如果不能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爱,就不能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甚至造成人才流失。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当今社会我们的人才工作,无论是发现人才、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使用人才。换句话说,培养、发现、引进是手段,使用才是最终目的。人才只有用好了,才能进一步得到培养锻炼,不断提高素质能力、实现全面发展;才能体现价值、发挥效能,成为经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主要可从以下三点落实:
其一:人才使用切忌“乱点鸳鸯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人才引进来之后,不能够合理安排使用,而是随意安排工作岗位,造成引进的人才水土不服、或者高高挂起,无所事事,甚至挂冠而去等现象,都需引起重视及整改;因此,要避免人才引进和正确管理使用之间相脱节,积极为人才发挥聪明才智铺路子、搭台子、找位子,用事业造就人才,用事业留住人才,在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使社会获取更大的价值。
其二:注重科技人才强国建设:我们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人才是最具竞争力的资源,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力量,唯有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方能用活人才资源。
其三:培养大批工程师队伍:我们要统筹抓好各类人才工程师队伍建设,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环节。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要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要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省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以人才优势构筑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注重人才培养,常怀爱才之心。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更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
同时,领导干部应从细节着手打好爱才惜才的“感情牌”。一是要进一步放宽人才落户政策,消除“身份差异”,消除人才后顾之忧,做到人才不外流;对人才的关心关爱落到实处,从政治上进行关怀,工作上予以支持,生活上进行关心。古往今来,秦始皇知人善用而实现大一统,刘邦巧用人才而夺天下,唐太宗任人唯贤而开创盛世。可见,唯有尊重人才、善用人才,方能用才之长。
作为一名基层的工作人员,应决心把职业当成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实干苦干,肩负起自己的责任担当,奉献所有的能量。在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同时,还要认真地找差距,抓落实,继续学习,不断提升,通过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坚定理想信念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落实到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实际行动中,奋力投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不仅仅做新时代的见证者,更要努力争取做一名骄傲的时代建设者和新时代的追梦人。(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书坊乡基层党群工作者 李文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