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近10万同胞遇难。面对严重灾情,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紧密团结,各级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危急关头,党员永远冲锋在前,牺牲小我顾全大局。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面对严酷的考验,中国人民坚决扛起民族的责任,万众一心,共同支援灾区群众。
行动自觉显“初心”。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人民没有畏缩不前,灾情就是号令,时间就是生命。全国上下紧急开展救援行动,到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去,到难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力以赴抗震救灾。人民子弟兵做到了“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党员干部践行了“随时随地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消防战士履行了“灾情不减,我们不撤”的职责。他们无一不舍小家顾大家,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做出努力。
以人为本得“民心”。人民至上,生命之上。对于中国人民而言,以人为本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以人为本,就是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党和国家组织动员各方力量,党员干部同时间赛跑,与死神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受灾群众,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数万被困群众得到解救。地震发生之后,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2日为全国哀悼日,这个决定深得民心顺应民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众志成城筑“同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蕴含着中华儿女骨子里的团结精神。灾情发生后,全国各地救援力量奔赴四川,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世界各地的人们都纷纷向受灾群众捐赠钱财和物资,给受灾群众送去关怀和温暖。面对大灾,党和政府科学应对,上下一心,保证了全国一盘棋,全力支援抗震救灾。
自强不息展“信心”。信心来自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国家有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组织人力和物力支援灾区群众,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危难关头不屈不挠不止步,在群众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迎难而上。灾区群众心怀感恩,自强不息,信心叠加,把对党和政府、对社会各界的感激之情化作自立自强自救的动力,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正能量。(文仙菊 贵州省从江县加榜乡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