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用“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道出人才对国家发展之重要。今日之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须厚植乡村人才成长的沃土,启动“引擎”培育人才,才能蹚出引进人才、本土人才齐头并进的发展新路。
启动“引擎”育人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强有力条件,一是要落实政策,搭建“引凤”平台。为了全力吹响招才“集结号”,连城县统筹谋划,制定引才方案,引导鼓励连城籍大学毕业生返乡工作。同时,将人才服务用心、用情、用力落到实处,购房、创业、子女就学、就业服务等逐一保障,使得人才无后顾之忧,能更好地为乡村振兴奉献自我。二是要绘制蓝图,增强“南雁”归属。由县组织部统一谈话明确发展目标“立志做大事”到乡镇党委书记面对面谈话绘制人才发展蓝图,精准合理进行人才配置,以科学用、大胆用、放心用的理念激发人才潜力。同时,建立人才成长跟踪制,开展“一对一帮扶”,掌握人才需求,以润物无声的关怀增强人才归属感。
聚焦“特色”蹚新路
“人才者,求之者愈出,置之则愈匮。”本土人才是乡村振兴的璞玉、明珠,要以实绩为导向,打破身份、职业等限制,充分挖掘乡村人才,让村民的满腔热血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一是激活乡贤,夯实振兴堡垒。乡镇要加强对本土人才的识别工作,突破高学历人才的条件束缚,合理设计人才培育方案,深入各村实地调研,向百姓请教发展,主动搭建乡贤平台,使其担起乡村发展新使命。二是聚焦特色,蹚出乡村新路。“人才各有所宜,用得其宜,则才著,用非其宜,则才晦。”人才发展应按照其特点进行培养,“量身定做”合适的岗位和锻炼机会,按照因事设岗、按岗选人的原则,避免出现“南橘北枳”,充分发挥乡贤才能,串起乡村“千根线”,共绘议事“同心圆”,为乡村振兴注入乡贤之力,为乡村发展蹚出人才新路。
人才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只有为人才搭建“引凤”平台、增强“南雁”归属感,才能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同时,只有充分激活乡贤人才,聚焦人才特点,定制培养方案,才能更好夯实发展堡垒,蹚出振兴之路。(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镇人民政府 余妍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