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三字诀”用好用活“乡村人才”

2021-08-24 11:12:00 | 来源: 中廉在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民是主体,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需要各类人才来书写。近年来,国家出台系列措施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乡村挂职、兼职,并因地制宜下派驻村第一书记,同时对标对表招录大学生村官,真正让“乡村人才”写好写实写精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确保村村有“精品文章”,为中华民族振兴精彩而出彩贡献正能。

用好用活乡村人才贵在“准”。当前,少数地区还存在乡村人才用不好、用不活,甚至不会用等问题。这主要表现在“老好人”思想严重、挖掘“创新人才”意识淡薄,习惯用“连任”“经验”“威望”作为乡村人才的“基本条件”,没有真正把“排头兵”、“领头羊”、“带头人”、“追梦者”、“致富手”、“田秀才”用好用活,用在刀刃上。实践证明,“墨守成规”“千篇一律”“急功近利”“拔苗助长”这些只会埋没人才、阻碍人才、毁掉人才,只有通过“画像”,一个萝卜一个坑,真正把乡村人才对号入座,精准选拔,精准派送,才能在乡村振兴绽放五彩斑斓,激发无限光彩。

用好用活乡村人才重在“接”。随着国家人才机制不断健全,目前已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但在“降”与“接”这个过程还存在许多“漏洞”。如一些村支两委认为村里来了“村官”和技术人才是对他们“权利”上的“威胁”,在谋划村级发展没有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反而成为乡村发展的“绊脚石”;也有少数乡村人才到了村里,发现现实与理想差距很大,就开始思想滑坡、干劲减弱、打退堂鼓、中途离开,这无形当中给村级发展带来了“破窗效应”的影响。对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漏洞补丁”,既要筑牢思想滑坡这个“防火墙”,又要坚守到位不越位这个“修复包”,切实搭建“天时地利人和”这道桥梁,让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不断抒写一篇又一篇华丽篇章。

用好用活乡村人才力在“行”。找准差距,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乡村振兴需要明白农民需要什么、乡村建设什么、人才能干什么,这三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了解农民的迫切期盼,掌握乡村的合理规划,知道人才的各就各位,才能很好地完成乡村振兴大合唱。不可脱离实际,照本宣科,把“理论思维”强行绑架“农民自愿”,把“科技力量”生搬硬套“乡村建设”,把“随波逐流”整齐划一“人才选派”,这些都是违背乡村振兴的初衷,不但没有唱出乡村振兴的主旋律,反而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人才就好比一颗种子,只有给予充足的空间,良好的环境,合适的阳光,恰当的水分,才能茁壮成长,绿化家园。绝不可搞“加油站”、“灯下黑”的方式培育发现人才,要在“准”“接”“行”“三字诀”中用好用活“乡村人才”,让乡村人才尽情奔放,快马加鞭为乡村振兴输送活力。(莫昌池 贵州省从江县公安局)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