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群众路线始终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新时代,我们依旧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准确把握服务群众工作的新特点和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切实提高为人民群众分忧解难的服务水平。
广开言路,受得住群众“建言献策”。古语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只有多听听不同的意见,听听不同的声音,才不至于产生偏见,作为公务人员更是如此。楚汉相争,力量较为弱小的刘邦积极听取张良、萧何、韩信的意见,做出正确抉择,建立西汉大业;而项羽刚愎自用,不听取范增的意见而最终四面楚歌,自刎乌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人民不断向前,无论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发展都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些成就离不开我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作风,始终保持着和人民群众的密切互动。新时代新征程,群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广开言路、广集民智,以多种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准确了解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反对什么,鼓励群众敢说话、说真话,真正以谈心谈话的方式增进彼此感情,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解决疾苦,扛得起群众“推诚布信”。对于党员干部来说,问心无愧的归宿便是为群众办实事,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看在眼中,放在心上,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结合工作实际,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倾听民声,关心百姓疾苦,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解群众之所困,实实在在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在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核心,把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事办好办实,才能让党心民心凝聚得越来越紧,才能真正让人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脚踏实地,经得起群众“朝督暮责”。党员干部就应该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可“不作为,慢作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不求索取、积极奉献,一切做到“平常时刻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豁得出”。工作中,要敢于担当职责,勇于直面矛盾,拿出愚公移山的意志,老黄牛吃苦耐劳的精神,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把承受挫折、克服困难当作挑战和考验,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愈战愈勇,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勇担民族复兴的重任,在奋斗中经得起检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永远站在人民一边,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诚对待人民、真情融入人民、真心服务人民,人民才会给予我们最大的认可和最有力的支持,我们就能始终拥有一路向前、披荆斩棘、赶超跨越的澎湃动力。(沈耀冉 内蒙古自治区丰镇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