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抓落实是工作的主旋律,抓督查是抓落实的硬手段。当前,各部门积极探索督查工作内在规律,通过精准督查提高督查成效,以最大程度发挥督查“利剑”作用。但是,一些部门存在对督查指出的问题落实上有偏差、力度上有消减等“杂症”,需用“四型”督查破解落实。
以“靶向型”督查突破“问题瓶颈”。新形势下督查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必须紧盯重点中心工作,同时瞄住面上其它工作,不断提升督查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紧盯中心工作落实。重点盯住民生领域、乡村振兴建设等重点中心工作,通过协调推进、跟踪督查,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任务按序时推进,有效落实。二是紧盯重点问题解决。既牢牢抓住中心工作,又瞄住阶段性重点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压倒责任,落实完成时限,对重点问题进行专项督查,有力促进相关工作落地落实。三是紧盯信访问题化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根本宗旨,抓住人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加强督查,全面做好信访问题化解清仓见底,确保社会治安大局和谐稳定。
以“钉子型”督查打破“有始无终”。围绕中心工作,加大力度、提升速度、一抓到底,努力实现决策落实“立即行”“马上办”“办得好”。一是聚焦大事要事“节骨眼”。钉子钉不到“节骨眼”上,就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围绕全面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决策,紧盯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找准切入点、着力点,高质量落实开展专项督查,大力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完成。二是聚焦快办速办“响锤敲”。只有始终“抓住不落实的事、盯住不落实的人”,才能抓住要害,督出实效。突出问题导向做到“三个紧盯”,紧盯节点要求发现问题,真正做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紧盯责任主体交办问题,倒逼责任主体履行职责;紧盯负面清单整改问题,形成“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落实清单”的闭环,实行挂图作战、按图施工、销号管理,坚决防止走过场、打折扣,直至问题真正得到解决。三是聚焦方式方法“巧用劲”。用稳劲钉准。钉钉子,用力急躁或用力过猛,就可能导致钉不到钉子或将钉子钉偏,钉钉子首先要用稳劲将钉子钉准、钉正。开展督查工作,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科学研判后再下结论,确保还原事情真相,给出正确工作意见,这是一个用稳劲求实的过程。用狠劲钉实。钉子面对的是硬物,须经得起考验、受得住磨砺,才能成功地钉进去。就督查工作而言,督查的事项往往都是难啃的“硬骨头”,要敢于挺身而出、知难而上,真正让督查“长牙齿”,以一个个问题的破解推动工作落实。用韧劲钉牢。钉钉子,不能心血来潮时敲一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钉子不仅钉不下去,还可能导致墙体残破、污渍斑斑。督查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有韧劲,紧盯不放、一督到底,蜻蜓点水式的督查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削弱督查权威。
以“联合型”督查破解“九龙治水”。联合督查可有效破解“九龙治水”困境,又可减少基层被“重复督查”的负担。一方面,建立责任单位牵头抓总、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强化与各部门的协调配合,落实牵头部门的责任,整合各方资源,对可合并的督查事项坚持合并开展,从源头上解决政出多门的问题,形成齐抓共管的大督查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另一方面,把督查工作与调查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督查中调研,善于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提高督查工作质量。
以“制度型”督查破除“一放就松”。科学、合理、规范、严格的工作机制是督查落实事倍功半的保障。牢牢抓住督查、协调、考核三个重点环节,不断加强制度化、常态化建设,推动督查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一是用好考核管理这根“棒”。制定完善考核办法和年度督查检查计划,进一步规范督查工作,并将各单位执行落实情况纳入综合考评内容,考出压力,考出动力。二是把好协调会办这根“弦”。根据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需要协调解决的事项,及时协调职能部门,围绕问题,集中会办,力求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打好问责问效这张“牌”。既注重向领导借力,又注重同部门配合,不断增强督查工作的权威性和实效性。对督查工作中发现的推进不力责任单位,将相关情况推送给相关部门,确保督查工作动真碰硬,不走过场。(莫昌池 贵州省从江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