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王富玉、宋亮、刘新云等被立案审查调查,新征程,我们要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坚定政治信仰,要对标对表,自我检视,培养自我革命的勇气、增强自我净化的能力、提高排毒杀菌的政治免疫力,用党史明灯照亮前行之路。
忆往昔,古田会议“思想建党、政治建军”,使军队实现了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党的七大,毛泽东同志强调了“看齐意识”,“团结之花”永绽史册;改革浪潮,邓小平同志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让我们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党的历史映照现实,为了海晏河清、乾坤朗朗,我们要锲而不舍从严治党、驰而不息正风肃纪、持之以恒反腐倡廉,使我们党永不变质、永不变色。
践行初心使命,夯实“立根原在群众中”的政治根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从一百年前嘉兴南湖的一艘小小红船,到如今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密码,就隐藏在“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同甘共苦里,“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的赤子情怀里,“你们不脱贫,我就不离开”的担当奉献里。因而,我们要擦亮人民至上的底色,做人民群众安全的守护者,夯实我们的政治根基,让群众身边有党、心中有党,向党而行。
保持“赶考”清醒,涵养“兰叶春葳蕤”政治生态。古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干净干事,以身作则,淡泊名利,公正廉明,心系人民,就会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就会有强大的号召力、影响力、战斗力,反之,道德沦丧、纪律涣散、腐败频生、民亦覆舟。因而,时刻保持“赶考”清醒,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显得尤为关键。首先,要理想加持,文以化之。要拧紧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推动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不负国家、不负人民。其次,要严明纪律、制度治党。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精神,在制度建设、执纪监督方面常抓不懈、抓出长效,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形成守纪律、讲规矩、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再次,要严格选拔,强化管理。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自觉防范和纠正选人用人的不正之风,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自觉做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让“见贤思齐”蔚然成风,让政治生态“兰叶葳蕤”。
淬炼党性修养,永葆“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政治本色。曾几何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让我们肃然起敬;曾几何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光风霁月”胸襟让我们高山仰之;曾几何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情怀,让我们推崇备至。放眼现在,孔繁森、焦裕禄、谷文昌等,一个个共产党员,以身许党、矢志报国,用行动彰显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新时期,我们要在理论和实践中淬炼党性修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做到修身慎行、怀德自重、清廉自守,时刻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不断把牢树立正确权力观,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不断增强行动自觉,在实践中求真务实、勇于担当,关键时刻站得出来、紧要关头冲得上去、危难时刻豁得出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对党尽责,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置身新时代的前进洪流,我们要全面加强政治建设,保持“赶考”的清醒,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进而涵养整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更加清廉务实高效的姿态去推进新时代的建设,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南靖高新技术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高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