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看完红色电影《革命者》感悟颇多,更是深深感受到早期革命先驱为国为民作出的卓越贡献。影片围绕1912-1927年的历史展开,以李大钊先生生命最后38小时为主线,讲述早期伟大革命先驱解救民族危难、探索革命道路的奋斗历程。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这是李大钊先生发表在《新青年》上的文章,向青年发起呼吁,共同拯救岌岌可危的民族。正如电影中,合资煤矿厂发生矿难,工人死伤无数,英方给工人的赔偿款都不如一匹骡马来得高;报童徐阿晨当街被俄罗斯人枪杀,却无人敢将暴徒绳之以法......只有广大青年团结一致,奋起反抗,共同抵御外敌,才能挽回国家、挽回民族的青春。从以前守常先生畅想的“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到现在天安门广场一声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都是我们新时代青年爱国初心的最好诠释。
“我们有主义,但他们手里有枪”。电影《革命者》中有很多枪响,每一枪都似打在了观众心里。那枪声,是俄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残害报童的枪声;是特务机构暗杀革命者的枪声;是反动军阀向游行学生扫射的枪声......每一声枪声,都让人警醒,让人涕泪横流。段祺瑞武力驱逐游行队伍,造成现场200多名学生伤亡的惨剧后,李大钊先生靠在妻子怀中失声痛哭时说了这句令人动容的话。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不仅要有主义,也要有可以握在手里的枪。“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名言也成为了后来我们党开响第一枪的重要理论指导。
“如果我的死能唤醒那些麻木的人,能激起那些受压迫的人,我愿意死,我应该去死”。在被捕入狱的22天里,李大钊先生遭受惨绝人寰的严刑拷问,始终严守党的机密,赴刑前用血迹斑斑的双手写下2000多字对党的宣言。为了实现共产主义事业的伟大目标,先生早已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抱着“死我一人,而救千万人,虽死无悔”的信念,他选择用鲜血唤醒千万中国人。在崇高的革命信仰面前无惧牺牲,只为子孙后代能不受压迫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亦是我们当代广大共产党员不应遗忘的初心与使命。
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我们生于光明的和平时代,也不能忘记曾经的黑暗之时,广大青年干部更应当从革命先驱们的故事中汲取思想伟力,赓续革命先烈的红色血脉,为党的下一个百年不懈奋斗!(刘素莲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蕉南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