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军旗扬,一腔热血洒疆场。跨过井冈山,走过万里长征。人民军队砥砺奋进、披荆斩棘,在中国特色强军路上脚步铿锵,坚定不移的朝着党指引的方向奋勇向前。英雄,民族屹立的脊梁,在千年万载的诗篇中永葆其传奇,给后来者激励,让众生心向往之。
7月3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英雄的人民军队用忠诚担当铸就军魂与精神丰碑,托举起强军之梦。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也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强大力量。
蛟龙猛虎披金甲,坚定“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斗争意志。从“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到“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猎猎军旗,熠熠生辉,战士的决心早已融入枪膛。人民军队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最根本的就是枪杆子始终掌握在中国共产党的手里。听党指挥是灵魂,只有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人民军队才不会迷失方向。无论风云如何变幻,都要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飒爽英姿握钢枪,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斗争胆魄。军人的忠诚,是血管里沸腾的血液,是生命中鲜活的灵魂。中国军人,从南昌起义的硝烟中走来,两万五千里长征练就了他们钢铁般的意志和体魄,延安窑洞的灯光指引着抗日战争的方向,八年抗战挽救了山河沦陷、国破家亡于危难之际的中华民族,西柏坡诞生的雄韬伟略决胜千里。丹心天为鉴,纵一腔豪情于阵前,热血中飘扬起英雄的旗帜,一身戎装,擎起祖国初升的太阳;一腔热血,戍守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雄狮劲旅坚如铁,练就“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斗争本领。军人的力量并非战斗中的迸闪而出,而是在栉风沐雨的艰苦训练中练就的好身手。中国军人在日夜备战中强化本领,在练兵备战中打造精兵劲旅,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和人民挺身而战。军旗在心守卫的是家国人民,钢枪在手握紧的是使命责任,顶天立地的铮铮铁骨,是中央红军360多天翻越18座大山、20条河流、穿越11个省份,腾细浪、走泥丸、金沙水、大渡桥下的不屈气魄。(黄雨珂 南平市建阳区潭城街道景龙社区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