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领悟“七一勋章”中的“英雄本色”

2021-08-09 13:54:15 | 来源: 中廉在线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作出杰出贡献、创造宝贵精神财富的党员颁授“七一勋章”。 6月29日上午10时,“七一勋章”颁授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在二十九名荣誉获得者当中,有三位永远无法到达现场亲领此勋,这其中就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获得者柴云振。小小的勋章,镌刻的是战场上保家卫国的不朽传奇,彰显的是“硝烟战场忘生死,卸甲归田不留名的”英雄本色”!

铁胆忠魂征疆场,视死如归真英雄。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的朴达峰阻击战中,在我军的阵地即将被敌人突破的关键时刻,志愿军134团8连7班班长柴云振被委派了夺回阵地的任务,但全班只有13个人,而他们的对手是装备精良的美军的一个营。在美军严密的火力压制和炮火覆盖的情况下,柴云振带领全班战士奋勇作战,连续收复2个山头,又攻占了敌人的前进阵地,只用了20分钟就击败了不可一世的美军,并且打死打伤了敌人200多人,仅柴云振一人就打死打伤了100多个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直至被敌人咬断手指、砸破头颅昏死在阵地上。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撤退争取了时间,做出了巨大贡献。1952年5月1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给柴云振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这在外人看来几乎是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柴云振他们做到了。军人钢铁般的意志支撑着他们战场上的神勇,心中保家卫国的决心铸就了必胜的信念,平凡的战士用不凡的勇气与胆识书写了战场上的一段神话!

隐姓埋名三十载,皓首永葆赤子心。柴云振的事迹鼓舞了诸如邱少云、黄继光等一大批英雄,激励过成千上万的志愿军官兵,然而战争胜利了,本人却一直下落不明。在他消失的那段日子里,邓小平曾多次亲自下令寻找,直到三十多年后再次现身,柴云振却成了大西南山区的一位普通农民,引起了人们的一片轰动!原来,在惨烈的朴达峰阻击战中,无畏的十三勇士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但在惨烈的战斗中却牺牲了12人,只剩下柴云振身负重伤昏迷,后被紧急转送回国治疗。由于在朝鲜前线姓名被错误登记,从此他与部队失去联系。右手食指受伤导致柴云振不能再打枪了,他不想让部队为难,于是在1952年4月,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复员回乡,直到1984年10月才被老部队找到。1985年10月,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邀请柴云振来朝并两次亲自接见了他,授予他“一级自由独立勋章”。在授勋仪式上,金日成说:“柴云振不是烈士,是活着的英雄。”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当人们终于找回了英雄,柴云振也从不以“英雄”自居,他说,“我本来就是农民,与牺牲的战友相比,我是最幸运的人。”

卸甲归田终不悔,大勇不言守初心。柴云振十分低调,“失踪”的三十多年里一直在乡务农,从未主动提起自己的功绩,甚至连他自己的儿子都不知道。不仅如此,在复原回乡后,柴云振又继续开始在田间地头操劳,全身心投入到家乡的建设中去。1959年,柴云政带头带着村民们修水库,一年多的时间里,天还未亮就起来挖土,晚上就睡在山上的营地里。政府发的伤残补助全部被他拿去捐给孤寡老人和残疾军人。在改革开放时期,他走村串户地帮助农民们发展多种经济,几年下来,大队人均收入翻了两番。后来柴云振被选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全国人大代表。地位和身份变了,始终未变的是对人民和国家的赤诚之心。离休后的柴云振更是成了当地出名的“管事佬”,村民邻里发生的矛盾纠纷甚至是家长里短的小事,他也忍不住要管。懂政策,讲道理的柴云振,总能巧妙地让矛盾双方心服口服,和好如初。这些年来,他经常到机关、学校、厂矿作光荣传统报告,空降兵成立60周年时,他已然坐上轮椅,依然前往老部队,给战士们讲课。低调谦卑,心系人民,柴云振在和平年代继续书写着“平凡英雄”的伟大。

2018年12月26日,柴老英雄安详地走了,享年93岁。一枚勋章,两个阶段,三种人生,穿上军装,他将生死抛在脑后,誓死捍卫不容侵犯的民族尊严;脱下军装,他把人民放在心头,默默守护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人民需要时义不容辞,柴云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彰显了“七一勋章”所蕴含的英雄本色。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柴云振为榜样,铭记英雄志,续写英雄史,在各自的岗位上传承和发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和坚定的意志品质,不断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王博瀚文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新营子镇人民政府)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