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标准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提升农业产业素质,促进和保持农村产业兴旺,这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动能。但是,在新形势下,价格政策、农业补贴、土地确权等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农业发展缓慢,亟需引起关注。
坚定不移深化三农改革,是实现百年目标的需要。目前,农业基础依然薄弱,随着经济的发展,虽然农业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但是在农村这一块区域,机械化农业还没有普及,大部分农户土地零碎且分散,农户还沉浸在“自给自足”的手农化,这也极大限制了机械化施展的空间。农业管理投入不足,农业发展需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至关重要的因素,资金投入少,农田管理设施条件差,管理措施不到位,信息接收缓慢,先进的农业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管理短时间难以有效提高。社会发展改变了生活观念,随着城镇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改变,认为靠传统农业养家生活跟不上社会物价水平的提高,满足不了对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越来越多老农户选择跟随子女进城“享福”,造成田地在一定程度上的荒置。天气问题成为限制农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洪涝灾害,强风、冰雹、低温等自然灾害不同程度的发生,极易造成农作物损失。农业政策的“套餐”变成了“套路”,相关扶持农业的惠农政策,变成了一些农业大户套现的渠道。把规模办起来,却不办事,空喊口号,却不抓落实。
坚定不移深化三农改革,要有面对难啃的“硬骨头”的意志。要加强三农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基层农技改革,努力构建政府推动,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户互动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持续加强科特派的力度,为农户及时提供国家有关农业科技、农资、政策优惠、市场行情等方面信息化服务。创优土地流转,整合土地资源,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达到收益最大化,确保无耕地闲置或抛荒,为普及机械化农业化发展创造条件。扩建农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方面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农业技术人员,号召当地有经验的老农户参与其中,传授经验;另一方面要加大对当地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培养,建立相应的评聘机制,服务于当地农业。加强对天气的监测、预测,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早做好灾害防范准备工作,极大力度减少天气问题给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扶大扶优农业大户,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扶持起点高,规模大、品牌亮、负责任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形成农业大户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局面。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党史教育和建党一百周年之际,我们要坚定不移把三农改革引向深入,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迈出更为坚实的步伐。(福建省浦城县临江镇高坑村基层党群工作者 廖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