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重点也从脱贫攻坚转向了乡村振兴,而基层一线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则是推动“三农”工作的重要引擎。
一是要坚持党建引领,突出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把握方向的核心作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比36.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乎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一多的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战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迫切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主动谋划、主动作为,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推动各项农村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为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要坚持党员带头,突出党员在乡村振兴中带头致富的头雁作用。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农村党员的形象就代表着党在农村基层群众眼中的形象,农村党员与农村群众联系最紧密、关系最亲近。因此,要充分发挥基层党员思想先进、立场坚定的政治优势,熟悉政策、引领发展的能力优势和扎根基层、战在一线的群众优势,带领群众激发内生动力,了解群众需求,帮助群众增收,带领群众致富,以实际的效益来引导群众走上致富之路。
三是要坚持人才支撑,突出高素质人才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专业作用。没有人才,再好的政策也难以实施,再好的资源也难以利用。通过村级组织换届,新选拔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年轻有冲劲的村“两委”干部,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强干部素质建设,提高干部俯瞰全局的能力,坚定敢办事、办实事的工作作风,把好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培育村级人才队伍,鼓励大学生扎根基层,吸引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努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队伍。
农村要发展,乡村要振兴,关键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个好的带头人,正是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总之,要将基层一线党员干部担当作为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坚持党建引领,坚持党员带头,坚持人才支撑,才能推动乡村走向振兴。(林子鹤 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甲子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