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选调生,这支年轻的队伍,为农村社会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把基层作为成长的舞台、奋斗的舞台。成为选调生并不代表我们已经取得成功,而恰恰代表着责任的开始,担当的起点。上好选调生“三堂课”,让我们在“基层舞台”上,用行动挥毫泼墨,用青春筑圆梦想。
一线驻村补好“基层课”。“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越是艰苦的环境和情况复杂、矛盾较多的地方,越能磨练自己的意志、锻炼自己的能力。因此,作为选调生的我们要去到基层中了解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再用实践去基层挥洒选调生们青春的汗水,在自己朝阳之时,为一方水土的基层群众奉献自己无悔的青春,这才是选调生须所想,须所思,须所践。基层是奋斗者的天地,是国家事业的根基,基层工作充实了我们的世界观,在基层拜人民为师,把基层的人、事、物写入自己的生命,在实践中一点一滴的沉淀出自己的“基层观”,补好“基层课”
实践锻炼备好“素质课”。“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加强实践锻炼是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有效途径,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干事业,我们都要以勤为径、以苦作舟,追求尽善尽美、一丝不苟。作为刚刚走出校门的我们,对于社会、对于百姓我们了解的不深、不会、不懂的东西有很多,因此,身处基层的我们要下足“绣花”功夫,从自身做起,边实践,边学习,把坚持学习作为紧迫而又长期的任务,用丰富的知识去武装我们的头脑,让我们的思想始终走在时代的前沿。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沉稳应对,虚心向领导、同事、老百姓学习,放下架子,多询问,勤记录,多思考,努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水平,切实提高自己应对困难事情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备好“素质课”。
深入群众学好“服务课”。深入群众中去,我们要说好话,干好事,做好人。面对不同的群众,要用不同的方法做工作,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转化与积累,做好自己为民服务的那份工作。说好话,就是要学会说群众语言,说群众听得懂的话,和群众说真心话,说贴心话;干好事,就是要勤勤恳恳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工作中要以真情换真心,要做能够拉近自己和群众间距离的好干部,主动进门入户,了解实情,体察群众情绪、体味民生疾苦、倾听群众意见,反映群众诉求,疏导群众情绪,集中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做好人,就是要学习好榜样,树立好形象,成为基层群众眼中的好伙伴,为群众办好事,让群众好办事,将心比心,尽可能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只有这样“深入群众”中,我们才能学好“服务课”。(内蒙古商都县选调生 赵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