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擘画乡镇新“乐章”

2021-03-01 13:22:12 | 来源: 中廉在线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而“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则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走符合福建特点的乡村振兴之路,就要因地制宜推进乡村建设,壮大人才振兴,丰富文化振兴,守好生态振兴,才能走好乡村振兴的永续之路。

一、筑巢科技实力,“引凤”返乡归来。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诗经》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梧桐引得凤凰栖,“巢”筑好了,岂会担心“凤凰”不来?把科技创新作为筑巢的第一动力,依靠智慧农业、“互联网+”、“直播带货”等现代媒体的力量,助推农业往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乡镇应构建创新平台体系,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平台,建立健全乡村人才管理机制 ,不断壮大创新型群体,激发人才创新的动力和活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把“巢”筑好,拿出足够的“诚意”,方能“引凤”归来。

二、凝聚文化之力,“激起”时代之浪。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所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融入我们“骨血”的力量,是我们以大国姿态走进世界列强的力量。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良好的文化风尚成为衡量社会风气的精神标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乡镇应切实做好农村文化工作,加强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文化传播手段,提高村民对村内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丰富广大村民的业余生活,营造时代新风尚的和谐氛围,满足村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不竭的动力,最终实现凝聚共识的时代力量。

三、筑牢生态屏障,“守好”绿色之路。

生态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千年大计。持续实施生态建设战略,打造绿色美丽乡镇,就是要把生态作为立足之本、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在发展过程中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乡镇应积极开展污染防治、环境保护等宣传教育活动,引导村民树立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参与污染防治行动。只有生态安全得到保障,一代接着一代,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才能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双赢,为子孙后代留下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优美环境。(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人民政府 谢洁)

责任编辑:万海男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