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从伟大脱贫攻坚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

2021-03-01 08:30:58 | 来源: 中廉在线

2月25日上午,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并强调,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惟其艰险,方显勇毅。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必须汲取脱贫精神伟大力量,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再创辉煌。

争做“老黄牛”,在苦干实干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35年坚守太行山的“新愚公”李保国,献身教育扶贫、点燃大山女孩希望的张桂梅,用实干兑现“水过不去、拿命来铺”誓言的黄大发,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扎根脱贫一线、鞠躬尽瘁的黄诗燕等等,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正是有这种“老黄牛”精神,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就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显精神、见行动。实干不等于蛮干,苦干也得讲究方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吃透上级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在锐意进取、革故鼎新的艰苦奋斗中找规律、谋思路、出成效。

争做“拓荒牛”,在敢于斗争中传承脱贫攻坚精神。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反贫困始终是古今中外治国安邦的一件大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8年来,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敢为人先,与贫困作坚决斗争的结果。传承脱贫攻坚精神,党员、干部要拿出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冲劲和闯劲,保持百折不挠的斗争品格,拿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担当和勇毅,直面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知重负重、迎难而上,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敢为人先,将未开发的“荒地”开垦成“良田”,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中创造更多的人间奇迹。

争做“孺子牛”,在不懈奋斗中赓续脱贫攻坚精神。“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一系列“脱贫数字”让人感慨万千,饱含着满满的民生情怀。事实充分证明,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赓续脱贫攻坚精神,要争做为民服务的“孺子牛”,时时把群众冷暖放在心上,用行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像此次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获得表彰的榜样那样,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诠释担当本色,以优异成绩为建党100周年隆重献礼。(周昌英 贵州省黎平县龙形街道工作委员会‍)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