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里面提到要“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切实做好脱贫攻坚‘后半篇文章’”。基层干部与人民群众打交道最为频繁、沟通最为密切,更应深入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把群众的需求牢记于心,用自己的初心使命,践行为民服务的责任担当,让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后的小康社会中收获更多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一要以百姓心为心。我曾阅读《习近平在宁德》等采访实录,我被习总书记心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赤诚情怀深深打动。从习总书记在福建大力整治筼筜湖水质,到抓金融体制改革,再到帮助军营村等落后村镇精准脱贫,习总书记总是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将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身在基层的我们更应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作为工作的第一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要察民情知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真真切切的了解群众诉求是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的第一步。在基层工作的我们,要常常下乡入户,与百姓坐在一起,面对面“唠嗑”,用当地的“方言、土话”与老百姓进行交流,才能倾听百姓心底最深处的声音,了解最真实的需要,真正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并不是敲锣打鼓地空喊口号,更不是在作秀、作形式,而是要真正把自己融入到基层、到群众中去,要切实做到“身到”且“心到”。
三要解民忧办实事。群众工作千头万绪,不能毕其功于一役。饮水安全、道路建设等民生问题,这些都是与老百姓生活最贴切最真实的问题。作为基层青年干部,我们需要提高政治站位,抓好学习能力建设,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用心练就为民服务的本领,在民生问题上做到攻坚克难,对准民生短板,逐个解决疑难杂症。同时,群众工作能力是在为群众服务中积累和锻炼起来的,在为民服务这件事上,再小的事也是大事情。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这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让我们携起手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架桥梁,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游洋镇人民政府 刘炜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