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河北省石家庄市增村镇小果庄村“沦陷”为高风险疫区之后,我国防疫重点区域已从城市社区乡农村乡镇转移。城市与农村因人口结构、文化水平、医疗条件、防疫装备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其中难度可想而知。
一是农村人口基数大。农村地区,人口基数大,加上目前在外务工返乡人员剧增,开展核酸检测、流动人口摸排、防疫物资提供等工作量都会大大增加,从而业增大防疫的难度系数。
二是农村人口文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大多都是初中、小学文化水平,虽然近年来网络技术普及,青壮年人群基本上都会使用智能手机上网,了解外面的知识信息,但是还是存在“农村无疫情”“农村偏远传不过来”等顽固思想,对新冠肺炎的感染力轻描淡写。即使乡村干部大力宣传和引导,其中的阻力令人堪忧。
三是人口居住不集中。农村地区,居民居住不集中,尤其是像是贵州地区,山高坡陡,农村住户分散在山里各个角落,且进出村寨的道路杂多,宣传政策、施行防疫措施“战线”比城市的冗长。
四是防疫技术和物资相对缺乏。看得出来,在2020年农村地区在设卡防疫中,防疫设备基本上就是一把体温枪、一本登记台账、一张一次性口罩,只能用简单的设备和防疫程序进行甄别。如标准消毒设备、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等相对缺乏,面对现在病毒毒株的变异、无症状感染者等基本上是束手无策。
五是农村人口流动大。基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的基础上,鉴于农村人口要外出进行农业生产劳动等特殊性,活动轨迹较杂,管控跟踪难度大。
因此,农村防疫面临诸多难度大的不利因素,在织牢织密农村防疫安全网和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工作中要付出更高更大的代价。
所以,防疫部门要加大防疫的重视程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农村防疫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技术指导、防疫物资、科技人员配备等要向农村地区倾斜。总之,乡村医疗部门是农村防疫的“主力军”,只有装备精良、打法精准,才能更好地打赢防疫战争。(贵州省锦屏县河口乡政府 王芳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