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重担需要“铁肩膀”,“软肩膀”挑不起“硬担子”。毋庸讳言,新形势下,干部队伍建设仍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面对困难和矛盾时,有的干部信奉“少做少错、多做多错”的“为官之道”,只求不出事、宁可不干事,怕冒风险丢了“位子”;有的明哲保身,老好人思想严重,怕得罪人少了“路子”;有的重权轻责,争功诿过,喜欢“左右推手打太极”,怕担责任出“乱子”,都与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整体形象格格不入。在其位、干其事、尽其责、求其效,这是对我们干部最基本的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天上不会掉馅饼,努力奋斗才能梦想成真!”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要有为民造福的情怀。“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作为干部当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干部要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牢记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在谋篇布局、举旗定向时,要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立足点、着力点。如在引导村级利用回拨地、边角地块策划项目时,要优先考虑、尊重群众实际需要。
要有牺牲小我的精神。古人讲,怕获公罪,难以成事;沾惹私罪,难以立足。衡量一个干部是否合格,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看他在有风险时敢不敢闯,有利弊时善不善谋,有疑难时会不会解。改革越是向纵深推进,越是要有“刀刃向内”的决心,越要有一股“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劲头,既不“撞车”违规,又不“刹车”观望,也不“停车”等待,更不“搭车”谋私。《榜样四》中,李连成同志是怎么把曾经一穷二白的西辛庄变成了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的全国文明村,他说了要学会“吃亏”,干部在开展工作中,会经常碰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矛盾、冲突的情况。比如:移风易俗、拆除违建搭盖等等,都需要干部带头做表率。这就需要干部跳出“小我”“小利益”“小圈子”等局限,从大局出发,做好示范引领。
要有动真碰硬的勇气。干部做成事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求真务实,二是动真碰硬。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有了认真,难度再大的工作也能干好;没有认真,再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错。部分干部抱怨现在的检查越来越严,工作越来越难做。这是新形势对干部提出的要求,现在的基层工作再也不是以前那样叫几个人来拍个照,抄个会议记录就能应付了事的了。与其辛辛苦苦造出一堆材料,检查不行了要全部重新做,不如一开始就把工作做扎实。(张燕婷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灵源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