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滞后了“基层减负”的落实,因此“基层减负”是当前一段时期内相当重要的和决策部署,期望能够从根子上解决基层任务重的让人喘不过气的现状。各地相关举措的落实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为基层减负松绑的效果,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有一些地方走歪了路,唱错了曲,出现了“口号震天响,疗效少得很”的情况。该如何解决好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各级领导干部们需要关注的重点。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必须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加以推进,所做的每一项重要决策都必须经过多方研究、多次考证,全面权衡各方面情况,确保能够直击症结、找准穴位,提出更具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方针政策,为下一步孵化出更具实质性、突破性的发展成果提供坚强保障,以滴水穿石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决心一抓到底,确保实效。
加强理论学习,塑造良好作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可不是简单的作风问题,而是关系到组织形象、人心向背、事业发展的政治问题。各级同志必须深刻认识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带来的巨大危害,严格约束好行为,纠正好偏差,塑造良好作风。各级同志要切实认识到贯彻落实“基层减负”各项措施的极端重要性,将基层干部从无谓的事物中解救出来,将有效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发展、抓落实上来。
创新工作方法,建立长效机制。“基层减负”整治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要树立长远目标,部署长期规划,坚持“靶向治疗”,按方抓药,才能确有疗效。不能刮“一阵风”就停,仅满足于空泛表态,应景造势。干事创业要重实绩,重民意,对待重大决策部署必须敬畏、更要在乎,确保推进实,落实优,让真抓实干、求真务实蔚然成风;干事创业最忌“撒胡椒面”“摊大饼”,必须从各项任务的个性化特征出发,研究更细致、更科学的举措,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使整体工作的实现跨越式发展。随之,工作效率的提高,“基层减负”也切实落到了实处。(贵州省镇远县蕉溪镇人民政府 阙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