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移民搬迁让贫困群众挪穷窝、住新房,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在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安置点居民来自各地,必须做好安置点社区服务,严格按照“有健全有力的领导班子,有本领过硬的骨干队伍,有功能实用的服务场所,有形式多样的服务载体,有健全完善的制度机制,有群众满意的服务业绩”“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六有”的要求,充分调动和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建好建强基层党组织。
(一)抓堡垒建设,强化基层基础保障。选优配强安置点党组织班子,打破行政隶属壁垒,在安置点建立党组织,将搬迁群众团结起来,统筹抓好工会、共青团、妇联等配套组织建设,推动参与公共事务管理,让搬迁群众办事找得到地,有事找得到人。建立健全安置点活动场所建设,加强经费保障,丰富安置点群众文化精神生活,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抓队伍建设,提升综合服务水平。选派党建指导员,协助做好安置点党建工作。持续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员承诺践诺”活动,积极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志愿服务,做好社区政策咨询、环境卫生保护、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让党员带头参与志愿服务等活动,更好融入安置点生活,增强群众认同感和幸福感。同时要加强技能培训,根据安置点群众的就业意愿、年龄、学历等特点,开展各类技能培训班,组织搬迁群众积极参加,增加自身就业技能和渠道。抓好发展党员工作,严格按照程序和条件要求,将安置点社区中涌现出优秀人才吸纳进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后备力量队伍。
(三)加强制度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建立和完善安置点社区各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使社区干部有干劲,集中精力为社区干事服务;同时落实民主集中制,建立居民公约制度,实行社区党务事务财务公开和居民议事等规章。社区要加强与群众的沟通联系机制,积极开展民生保障、社会事务、精神文化等公共服务,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落实到实处提供制度保证。(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青溪镇人民政府 杨通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