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武平的生动实践

2020-07-21 13:28:11 | 来源: 中廉在线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习近平总书记在描述人与生命共同体的关系时说:“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这里的树指的就是森林,森林是生命的根基,林业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

改革前我国集体林权制度存在着产权模糊、产权不稳、产权残缺等历史遗留问题,林农没有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全国林区乱砍滥伐的现象更是屡禁不止。2001年,福建省武平县开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首先针对产权核心问题进行了“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等内容为主的主体改革,做到了确权定心,让林农有好的心理预期,愿意安下心来搞林业生产与建设;其次,武平针对林农缺资金、缺技术、缺服务等问题进行了配套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了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商品林赎买、兴林扶贫,真正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达到了点绿成金。

武平在林改实践中,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生态美百姓富为目标,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是重要的价值观又是重要的方法论,在工作中要善于领悟这一重要思想对生态环境事业大局的把握,并要善于运用这一重要思想找方向、寻路径、求答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的,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林改是利益大调整,矛盾大梳理的过程,武平在林改过程中敢于直面问题,有担当有作为有办法。如果改革过程中武平没有敢为人先的魄力,没有解决问题的毅力,改革将会前功尽弃。

武平,用自己的蝶变生动诠释了习近平同志推动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的宏伟韬略与理政思想。数十年来,武平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各种业态的美丽经济,打造了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山河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造就了强劲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在改革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只有坚持不断创新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一任接着一任干,“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理想才能够实现。(福建省武平县委党校 钟玲芳)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