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发力乡村振兴 绘制幸福蓝图

2020-07-21 10:35:50 | 来源: 中廉在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全面决胜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都关系着国计民生,是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百年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阶段性,季节性供过于求;贫困地区人才匮乏;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基础党建存在薄弱环节,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亟待提高。

锻造“产业链”,促产业兴旺。目前农产品季节性、阶段性供过于求,或是季度性农产品断销;大多数农村存在年轻人外出务工,导致家中农田无人耕种、荒废;农产品种植没有合理规划,不成规模,大部分自给自足,小打小闹。面对这些问题,需由政府部门带头,因地制宜,规划生产,锻造“产业链”,促进产业兴旺。鼓励农民尝试种植与当地气候相适应的农作物,根据实际情况成立供销合作社,由合作社带头,村民入股的形式,带动村民的积极性。形成规模性生产,减少农田荒废,争取利用好每一片农田,从规划——种植——加工——运输——销售,推动农产品从粗加工向精加工转变。做好“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与“千家万户的小农户”有效连接。

建设“人才库”,促有效治理。人才匮乏,是我国大部分地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国以才立,业以才兴”在不断推进人才强国的时代背景下,要重视人才,建设“人才库”,让人才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首先,对于本地人才,要加强技能培训,提升能力。“新型农民”,让农民成为一个有吸引力的职业,加强农民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眼界,加强实操能力,把他们培养成“田秀才”“土专家”。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商走进市场的舞台,农产品的销售不再局限于当地,应培养一批电商人才。鼓励他们利用好网络,实现互联网+农业、利用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带货,让优质的农产品走向世界各地。进而,打造区域农产品的品牌,形成品牌经济。其次,引进外地青年大学生,壮大人才队伍。引进人才涉及各个领域,注重引进人才的工作能力,思想品质,挖掘人才内生力。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优待人才,留住人才,让外来人才扎根落户,服务本土经济,促进本土经济发展,为当地发展出谋划策。

绘制“旅游图”,促经济发展。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青山如黛,流水潺潺,有虫鸣,有鸟叫,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可利用这一优势,根据自身条件,绘制好一张“旅游图”发展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成立专门的旅游宣传团队,做好本省本县旅游业的宣传工作,打造专属的旅游品牌,吸引外来游客。“我宣你,和我穿越民间故宫”,“溶洞,容情,融不断你和我的前世今生”类似这类有区域特征的标语,要多加宣传,能让游客记住旅游标语,旅游宣传才算成功,才能让一个地方的旅游真正的走出去。除了做好旅游宣传外,硬件措施也要跟上,要加强在旅游方面的投入。其次,还要做好旅游导图,一个省市县的旅游景点,不能仅仅局限于一个地方,一种风景。做好省市县级旅游景点与乡镇旅游景点的连接,从旅游路线的规划,到景点介绍,再到旅客住宿,旅游感受方面,做好全面的评估,特别是旅客的游玩感受,要及时做好反馈,便于改进,进而将旅游业做大做强。

谱写“民情曲”,促乡风文明。我国是一个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对于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承和发扬。如一场民俗活动的举办,既代表着村民对老祖宗传下来的习俗的敬仰,也是加强民众团结的“纽带”。除了保护好优秀的民俗文化以外,也要加强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投入,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如加大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的投入,实行“零门槛”进入。鼓励群众挖掘自身的文化内生力,增强情感认同,“广场舞”“健步走”不再是城市的专利,它们也可以走进农村,丰富村民的生活。可在乡村一级党组织的带领下,创办一些有乡土气息的书刊,舞蹈,曲艺,讲好“乡情”故事,引发村民的情感共鸣,引导群众热带祖国,热带家乡,建设美好家园,充分发挥先进文化,本土文化的引领作用。

培养“领头雁”,促党建刚强。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而基层党组是联系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对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促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地区的基层党组依然存在软弱涣散,党纪不严,党风不纯问题。部分党员思想意识依旧不高,存在“慵懒散”的不良风气。要提升基层党组服务群众的能力,改变不良党风,要从根本上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章党规,规范自身行为,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推动党的方针在基层落地成效。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基层对组织带头人的培养,发挥“领头雁”的作用,凝聚基层党组力量,促党建刚强,聚力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一场攻坚战,亦是一场持久战。我们要牢记乡村振兴“二十字方针”,以此来引领我们前进。党员干部更要身先士卒,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奋力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绘好人民幸福生活的大蓝图。(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人民政府 项利芳)

责任编辑:王忠厚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