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伟大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习总书记号召我们全国各族人民携起手来,心连心,昂首阔步向前走。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随着精准扶贫战略深入实施、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生活观念、思想观念的变化,多地着力发挥本民族文化特色,挖掘本民族风采,推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群众脱贫奔小康。
比如说我国最大的侗都县-黎平。我们侗族有天籁之音-侗族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侗衣,风格别致的银饰品。这些特色产品大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体店真实体验等方式进行。我们侗族正以黎平的智慧跟上全国人民小康的步伐在努力奔跑。再到我们黔东南的西江千户苗寨,它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最大的苗族人聚落村。以及它别致的地理位置,房屋构建结构独特,并有“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用苗族独特的服饰、芦笙、苗歌、舞蹈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本县经济的发展。贵州晴隆县阿妹戚托艺术团拥有自己别致的舞蹈形成了独特的产业。她们每个人一个月有一千块的劳务费,她们的舞蹈既达到了锻炼身体的目的又得到一定的收入。青海省用刺绣的形式推出自己的产品。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矮村村民以自己独特的房子造型和瓜果采摘园相结合,让农民的收入更上一层楼等等,全球各族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助力全面小康。
为了早日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各族人民都以自己的特色,建成自己独有的产业,其乐融融架起幸福桥。在这里共产党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得到了具体的体现,也应证了我国全面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宽阔。全面小康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需要历精图治,不论是农村还是城市都需要我们高瞻远瞩,全面布局,才能取得全面小康根本性的胜利。(孙昌菊 贵州省黎平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