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用心办好民生事,用情温暖百姓心

2025-07-31 14:30:19 | 来源: 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巩店镇人民政府

《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为新时代民生工作锚定方向。“治国有常,利民为本。”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广大党员干部当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处处温暖人心”的亲和力,把民生清单变为“幸福账单”,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沉下去”,把群众期盼放心上,厚植民生之根。民生工作的关键,在于知民需、懂民心。党员干部要以“向下”的姿态扎根群众,以“向上”的闯劲破解难题,以“向暖”的初心传递温度。党员干部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需要党员干部放下架子、沉下身子,深入群众中找问题、寻答案。迈开双脚,主动走进农家院落、社区楼栋、田间地头,在农忙时节帮群众抢收抢种时聊家常,在夜市摆摊点与小商小贩话经营,在改善人居环境现场听村民提建议,用沾满泥土的笔记记录“田埂上的需求”“屋檐下的期盼”。要搭好“连心桥”,通过多元化的方式,比如实地走访调研、村集体座谈会等方式,把“民生诊室”开到群众家门口,真正把群众的需求变成工作的方向标。

“动起来”,把群众需求抓手上,夯实民生之基。政策的生命力在于落实,群众的获得感来自实效。从“一老一小”服务到就业创业支持,从教育医疗提质到人居环境改善,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是“硬任务”,需要党员干部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要聚焦“关键小事”,把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当做工作的方向:针对农村“看病远”问题,推动“流动医疗车”进村庄、“远程诊疗室”进社区;解决“出行愁”痛点,推进“四好农村路”向自然村延伸,让群众“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公交”。要啃下“民生硬骨”,直面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灵活就业人员参保难、农产品销售渠道窄等“老大难”问题,创新推出互助养老、参保集成服务、直播助农等举措,以“敢破敢立”的闯劲打通民生堵点,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亮出来”,把群众满意扛肩上,提升民生之质。民生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建立健全民生领域评价反馈机制”,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把群众口碑作为工作的标准尺,让民生工程从“政府端菜”转向“群众点菜”。要畅通监督渠道,通过政务服务系统、热线、线下服务窗口等渠道进行评价反馈,让群众对政策落实、项目进度、服务质量“一键评价”,对“差评”事项实行“接诉即办、限期整改”。要激发“共建活力”,鼓励群众参与民生项目设计、实施和监督,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共建共享中凝聚民生合力。要完善“长效机制”,建立民生事项“回头看”制度,对养老服务等民生项目覆盖情况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政策举措,确保民生红利持续释放、温暖常在。(张宇)

责任编辑:刘雅娟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