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是一句民间歇后语,意指做人做事无规划、无抱负、不走心,溜之大吉、耍滑的意思。
“脚踩西瓜皮”跟当下网络热词“躺平”有异曲同工之效,就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做什么都没有主见,无方向、无目标。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一篇大文章,既是攻坚战也是持久战,要乡村振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关键在人、在干部,对于“脚踩西瓜皮”这种人生态度和工作状态是共产党人干事兴业所拒绝的。共产党人干事兴业应有的精气神是一种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与担当,是踔厉奋发、勇往直前,是敢拼敢闯、苦干实干的实践精神。因为这种气质,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处在一种昂扬向上的状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当前是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有如推车上坎,一日止歇功亏一篑。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大业的主力军,坚决不能做“一坐一天、一问不知、一难就退”的三个一干部。要有“只争朝夕”的精气神,扑下身子、扎下根子,走出办公室,扎进群众堆里、走进群众家里、暖到群众心里,不因山高路远而不至、不囿面上了解而辄止、不嫌事有烦难而推辞。
乡村振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必须紧扣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上精准发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三农”思想学深悟透,还要深入了解本地乡村实际,对家底要门清,三农知识要倍熟,比如:村里有多少人、有多少土地、多少山林,村里村民人均年收入有多少、来源有哪些,村里哪些年轻人在哪里务工,村里有多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村里有哪些主导产业,集体经济来源主要有哪些,乡村干部都要做到胸中有数、张口就来,绝不能当“差不多干部”。另一方面在乡村规划上,也应思路清晰、规划先行,创造性、规范化、协调化地开展工作,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要用绣花功夫抓好规划、科学编制村庄规划设计,结合当地实际,比如当地有多少河湖、多少山林,是否适合开发旅游、农家乐,交通是否便利、周边是否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当地是否有文化支撑,村庄设计、农房设计,找准自身发展路径,汇好乡村振兴蓝图。
乡村振兴不是口号,不是空谈,是要攻坚克难、摧城拔寨,决战决胜乡村振兴,不能今天想到什么做什么,明天想到什么干什么。新时代的基层干部,肩负着振兴乡村的光荣使命,需要用实干与担当书写新华章,警惕“脚踩西瓜皮”“躺平”情绪对基层干部的肌体侵袭,对干部思想意识和工作状态的负面影响。要用“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精神踔厉奋发、勇于担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拦路虎”,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壮丽的乡村振兴之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委组织部 段秋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