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热血宣言再度点燃公众共鸣。影片中哪吒打破成见、逆天改命的成长轨迹,恰似基层干部在新时代破除形式主义桎梏的生动隐喻。面对形式主义这一顽疾,基层干部亟需以“哪吒精神”为指引,以“破局者”的姿态打破枷锁,在实干中淬炼担当,在创新中重塑价值。
破除桎梏,向“形式主义”亮剑。哪吒生而为魔,却在质疑声中以行动改写命运标签。现实中,基层干部也常陷入“唯上不唯实”的成见陷阱,比如:考核重“材料”轻“实效”;任务重“留痕”轻“落实”;甚至因“怕担责”而选择“机械执行”。对此,基层干部需如哪吒般“放开耳朵听杂音,守住内心做实事”。摒弃“材料政绩”的虚浮标准,将工作重心转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民生实绩,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扎根一线,用行动证明虚浮的“形式主义”标准可破。正如脱贫攻坚战中,无数干部以“实绩”打破“镀金”偏见,抗疫一线以“冲锋”消解“躺平”误解,唯有以群众获得感为标尺,方能破除形式主义的“魔咒”。
勇于担当,以实干之姿破局。哪吒从魔童到英雄的蜕变,离不开对苍生的担当。反观形式主义,其根源在于政绩观错位与责任缺失。一些干部为求“短期显绩”,盲目上马“形象工程”;又如“指尖上的形式主义”,以“打卡”“转发”替代真抓实干,消耗基层精力。基层干部需以“家国情怀”为内核,如哪吒般“为苍生硬抗天劫”。在乡村振兴、生态治理等攻坚任务中,敢于“偏向虎山行”,拒绝“层层加码”的无效指令。同时,领导干部应以身作则,如李靖夫妇般构建清正家风与团队文化,避免成为“无量仙翁式”的权力寻租者,以“刀刃向内”的决心纠治“过度留痕”“文山会海”等沉疴。
突破创新,用匠心治理赋能。《哪吒》主创团队以五年匠心打磨1900个特效镜头,印证“长期主义”的价值。反观基层治理,一些干部追求“短平快”,导致政策“空转”、资源浪费。例如,盲目跟风“数字转型”,却因系统重复建设加重基层负担;或为“蹭热点”仓促推进项目,最终沦为“半拉子工程”。破局之道在于“哪吒式匠心”:一方面,需精简流程、优化考核;另一方面,善用科技赋能,通过“无纸化办公”“电视电话会议”等减少“舟车劳顿”,让干部从“屏幕枷锁”中解放。更重要的是,以“五年磨一剑”的定力夯实治理根基,在产业规划、文化传承等领域深耕细作,让政策红利真正惠及民生。
哪吒的“逆天改命”,不仅是个人抗争,更是一场破除陈规、重构价值的集体觉醒。当前,中央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为纲,推动减负工作制度化,基层干部更需借势发力,将“哪吒精神”内化为行动自觉:以“破”的勇气打破虚妄,以“立”的智慧创新机制,以“守”的定力扎根群众。唯有如此,方能真正实现从“形式枷锁”到“实干沃土”的蜕变,让基层成为新时代治理创新的活力之源。(呼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