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和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党中央作出重大决策、制定重要文件,都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这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和优良传统。”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党员干部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调查研究”这一优良作风,不仅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群众认可度的关键,也是构建良好治理体系、推动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强化调研研判,精准把握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党员干部在推进工作中应当注重调研研判,深入了解和把握实际问题的全貌和本质。要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正把群众的呼声、诉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日常工作中,要勇于面对群众,虚心倾听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反映和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开展走访调研、座谈交流等形式,建立起与群众的沟通桥梁,增进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支持。不能仅仅依靠表面的数据和形式,而是要通过实地走访、听取多方意见,全面掌握问题的根源和影响因素。
打破信息壁垒,广泛听取各方意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调研,加强对重大改革问题的调研,尽可能多听一听基层和一线的声音,尽可能多接触第一手材料,做到重要情况心中有数。”“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员干部要打破信息壁垒,通过多种途径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不仅要与群众和基层干部保持密切联系,还要与专家学者、行业领袖进行深入交流,汇聚智慧共识。要在实践中不断贯彻落实这一作风,增强管理意识、细节意识和执行力,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科学的方法,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更大成效,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通过开展座谈会、专家咨询、社情民意调查等方式,形成多方共识,提高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在制定政策、推进项目时,要精准定位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确保政策落地能够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提升政策执行力,确保政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基本功,坚持从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和工作,使想出来的点子、举措、方案符合实际情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党员干部要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发挥示范作用,带头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通过建立健全的执行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检查等措施,确保政策措施能够有效贯彻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优化执行方案,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做到知行合一。在行为举止上,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规定,树立良好的党风廉政形象。(谢晓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