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莫把属地管理当“箩筐”

2024-06-20 16:29:57 | 来源: 云南蒙自市委组织部

近期,云南省通报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其中一起是以属地管理之名层层“甩锅”街乡——某县向各乡镇下放职权200多项,但职责下放的同时,并未伴随着资源的同步下沉。

其实,单就下放职权来说,出发点是为了解决基层治理没有执法权的难题,但因属地责任就一股脑全甩给基层,属实有点过了,它暴露出形式主义在基层治理中的顽疾。笔者认为,属地管理不应成为推诿责任的“箩筐”,而应成为明确责任、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

众所周知,属地管理本应是基层治理中权责一致、协调有序的制度安排。然而,一些地方和部门却将属地管理异化为推卸责任的借口,什么工作都往基层“甩锅”,导致基层工作负担沉重,不堪重负。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基层工作的正常开展,更损害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属地管理变“箩筐”的根源在于职责不清、权责失衡。上级部门在布置工作时,往往只强调责任下放,却忽视了权力、资源的同步下沉。基层单位在面临繁重的工作任务时,既无能力也无权力去承担,只能被动地接受任务,却无法有效地推动工作。这种权责不对等的情况,使得基层单位在属地管理中处于尴尬境地,既无法充分履行职责,也无法得到应有的支持和保障。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需要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边界,做到权责一致。上级部门在部署工作时,应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承受能力,合理划分任务范围和责任边界。同时,给予基层必要的权力、资源和支持,确保其能够顺利完成工作任务。此外,还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对于故意推诿、转嫁责任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于因客观原因导致的失误或错误给予一定的容错空间,及时修偏修正。

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联系群众的“最前沿阵地”。把关心和支持基层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优化考核方式、改进工作作风、强化监督问效等措施,确保属地管理不再成为推诿责任的“箩筐”,努力为基层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方能推动基层工作落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王洁)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