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之道,贵在察举;察举之道,贵在核真。”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出现了一些拈轻怕重、不敢担当、活力减退的现象,要做到多渠道识人、差异化察事、综合性研判,用好“三把标尺”量出干部“干事精准度”,以科学精准有效的考核,促进干部奋勇争先、担当作为。
用好“政治标尺”,激发干部“想干事”的自觉。根据岗位职责和年度工作目标,按照工作进度、完成时限、标准要求等分解量化考核内容。将干部考核“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和干部互评内容进行具体细化,重点突出个人工作实绩、考勤、学习等情况,综合开展考核。同时对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要分类考核评定,变“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为“人人都参与”,层层压实考核责任,按照“谁了解谁评价”原则,通过单位民主测评、分管领导打分、班子成员综合评价等程序,形成上下联动、分工负责、全面覆盖的考评体系,推动干部考核工作提质增效;变“年底算总账”为“平时算细账”,周期化赋分,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全力打造以实考促担当、以考实促作为的鲜明导向,激发干部干事自觉能力。
用好“考核标尺”,锤炼干部“能干事”的本领。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和价值所在,要坚持“考全面”与“考重点”相结合,抓好考核指标的分类设置、量化评比,确保干部考核有章可循、规范操作。科学设置“共性+个性+负面”考核指标,采取“政治素质”与“工作实绩”“定量”与“定性”“考人”与“考事”相结合的方式,分类设置“共性”和“个性”指标,建立“负面清单”。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两种方式,对干部的平常表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评定。按照个人小结、审核测评、结果反馈等程序,对干部工作完成、现实表现、廉洁自律等情况进行全方位考核,做到摸清实情、画准肖像。让干部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在摸爬滚打、层层历练中锻造成为“疾风劲草”“烈火真金”,在干事创业“硬担子”面前真正扛得起来、顶得过去,锤炼干部“能干事”的本领。
用好“实绩标尺”,激发干部“干成事”的动力。干成事,就是要把好事干好,把实事干实,用好干部成绩单,让干部善接“烫手的山芋”、能啃“最硬的骨头”,树立重基层、重实践、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坚持在复杂环境和维护稳定、乡村振兴等重大考验面前发现识别、选拔使用干部。持续强化干部考核结果运用,在正向激励和反向鞭策中不断加强平时考核工作导向性、实效性。要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推先评优、年度考核、管理监督等方面相挂钩。对平时考核结果为一般、较差等次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批评教育,帮助引导其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激发自我完善的内生动力,有效破解考核“一阵风”、考核过后“抛脑后”,切实发挥考核激励鞭策作用,使考核结果倒逼干部作风转变,使干部队伍奋发进取,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激发干部“干成事”的动力。(李帮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