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伟大的梦想,同时也是全国56个民族共同的梦。
唇齿相依,画出民族团结“同心圆”。“民齐者强。”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讲话或回信中引用了耳熟能详的民族团结故事,生动展现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更好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编织新时代民族团结“花环”的根本遵循。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激励着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有难同当,栽好民族团结“常青树”。中华各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合则俱荣,分则俱损”。民族团结进步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民族团结进步是众人之事,涉及每家每户。党员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牢牢牵住民族团结进步“牛鼻子”,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生命线”穿到党和人民各项事业中。要有群众观念,民族团结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党员干部既要“身入基层”、更要“心在基层”,还要“心入群众”,时时刻刻与群众心碰心、心交心,用干部真情换取群众真心,永结同心巩固民族团结进步成绩。
同频共振,奏响民族团结“奋进曲”。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基石,发展是促进民族团结的金钥匙。“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铿锵誓言。全国各族人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要聚焦经济发展、民生改善,以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为目标,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民族精神之光,照耀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征途,要始终坚持“五个认同”,各族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才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云舒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