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习 > 文选 > 正文

做回群众 与群众同步

2023-10-25 10:06:53 | 来源: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委组织部

最近读了一本书叫《超强掌控——如何迅速并深刻地影响他人》,这本书是美国知名FBI情报专家乔·纳瓦罗的作品,此书从传统的动作、神态、语调等“身体语言”,到穿衣打扮、待人接物、工作环境等“非语言行为”,再到它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均做了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阅读,我认识到一个叫做“同步式行为”的词,联系实际工作情况,我对如何利用“同步式行为”做好群众工作,有了一些思考。

与群众语言同步,做群众家乡人。也许对于外地来的基层干部,不一定会讲一口当地方言。但是,不管用不用当地方言来做群众工作,我们都要做到一点,就是语言同步,提高群众对我们的认同感。比如,群众说洋芋,我们就不能说马铃薯、土豆之类语词,避免造成语言上面的距离感。另外,做到语言同步还要求我们会说土话,语言中要带着“泥土味”“乡土味”“人情味”,不讲“假大空”的话,群众是政策的直接接受者,是最有发言权的,在听懂群众话的基础上,更要说得出群众话,了解和掌握群众的心声,与群众讲一样的话,真正做群众的家乡人。

与群众吃穿同步,做群众自家人。基层干部常态化的入户走访,就会经常性地接触到群众。基层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公职人员,我们代表着党和机关的形象,但是深入群众不能带有“机关味”,在吃穿上面需要花费一点心思。比如,我们在村上工作,尤其是走访入户做群众工作时,我们要尽量穿着朴素,不要在视觉上就给群众造成距离感,会让群众觉得我们不是“一类人”。在吃饭等方面,我们也要尽量做到简单节约,不要出现铺张浪费等现象,我们要给群众树立起我们就是“一类人”的形象,这样在做群众工作时,我们就更能听到群众心中的一些“大实话”,在入户时,群众才不会有排斥心理,才会把我们视为自家人。

与群众情绪同步,做群众知心人。在做群众工作时,观察了解群众的情绪并感同身受尤其重要。当群众对我们表达出喜悦的情绪时,我们要随之喜笑颜开;当群众对我们表达出难过的情绪时,我们的表情也要随之变得凝重,与群众同步难过……倾听群众的声音、观察群众的表情变化是第一步的,第二步就是要“共情”,并通过一些语言来给予充分肯定。比如,群众说到他家条件多么艰苦时,呈现出难过的表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表情凝重,眼睛看着他认真倾听并点头示意,随后我们就可以加以询问情况、安抚情绪、讲解政策,最后进行鼓励,帮助恢复生产生活信心。做到这一点,就会拉近我们与群众之间心灵的距离,让群众觉得我们就是他的知心人,是懂他的人。

总之,做好群众工作需要基层干部把自己也视为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在语言、吃穿、情绪等方面做到与群众同步,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做群众的家乡人、自家人和知心人。(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委组织部  成娟)

责任编辑:辛馨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