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从三个字出发“拜人民为师”

2023-09-17 16:13:10 | 来源: 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人民政府

近日,人民日报发表《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既要听群众的顺耳话,也要听群众的逆耳言,这样才能听到实话、察到实情、收到实效。”“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广大党员干部应深刻领悟总书记的人民情怀,厚植“拜人民为师”的执政底色,时刻坚持“向人民学习”的态度,善于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听民情、集民智、聚合力,把“拜人民为师”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放下架子,从“敬”字出发,永葆雯诚的拜师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新的征程上,党员干部要摆正姿态,在人民群众面前不“摆架子”、“耍官威”,人民群众才会和你“掏心窝子”,传受“真经”,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尊重人民群众,敬畏人民,以真诚实意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倾听民声,了解民情,聚集民意,以谦虚谨慎的态度向人民群众学习,炼就“真金不怕火炼”的真本领,不断总结人民群众的“新做法、新路子、新点子”,书写一个时代又一个时代的辉煌篇章。

蹲下身来,从“问”字出发,凝聚群众的磅礴力量。善学常成于好问,问需于民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懈追求,问计于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方法。党员干部要把人民当作“硬靠山”,要坚持问需于民,深入基层一线,坐群众的“热板凳”,与人民群众话家长里短,听取人民群众意见,与民同忧、与民同乐,充分了解群众的需求;要坚持问计于民,自觉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在“敏而好问”中汲取人民的智慧,凝聚奋进力量,找到破解艰难险阻的好思路、好办法,要坚持问效于民,从人民群众的“言行举止”看工作成效,要紧紧依靠人民,善学善问,不断获取“金点子”、“良方子”,汲取磅礴力量实现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

扑下身子,从“践”字出发,交出满意的时代答卷。“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员干部要把“拜人民为师”化于心践于行,在实际工作中,深入基层寻找“解题答案”,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做到心中有民、服务为民,在落实中既要“心至”,也要“身入”,要到实处,更要到细处,摒弃侥幸之念,厚积实干之功,群众怎么盼,我们怎么干,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坚持知行合一践行初心使命,要时刻牢记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要用脚踏实地的泥腿子,察实情、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善学善做,为人民群众的幸福不懈奋斗,同人民群众答好新试卷。(吴栋健)

责任编辑:张艺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