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将浦江县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亲自倡导并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创新实践,形成“浦江经验”。这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服务,也为其他地区基层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浦江经验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学习“浦江经验”,践行群众路线。基层干部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其工作需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的原则,要毫不犹豫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最终目标,为人民群众谋幸福、促发展、保稳定,让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更加信任和支持。同时也需要不断与人民群众沟通和互动,在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人民的需求和意见,加强信息公开,促进公众参与,使政策更加贴近人民的需求,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学习“浦江经验”,为群众办实事。基层干部必须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深入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以确保行动与实际需求相符。只有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将各项政策落实到实处,让政策不再是纸面上的堆积,实实在在的改善群众生活。此外领导干部也要带头下访、深入基层,将“群众访我”变为“我访群众”,真正了解群众的需求和诉求,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解决问题。同时领导干部还要建立完善的责任追究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确保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也是党在新时代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
学习“浦江经验”,实现系统管理。多下访,多调查,时刻掌握群众的第一手资料,从而精准解决群众的问题。对于一些群众提出的问题需要多方部门合作处理的情况,则需要杜绝部门之间互相“踢皮球”现象,将多个部门进行联合整治,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系统化管理。同时针对性改善相应服务,优化基层办事流程,繁琐的规章制度是发展的绊脚石,想要跑得快,先要一身轻。提升办事效率对于综合治理来说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各部门的协作能力,从而将问题解决好,提升政府公信力,树立良好形象。
“浦江经验”的核心在于以人民为中心,把群众的需求放在首位,关心群众的生产生活,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希望广大基层干部能够认真学习借鉴浦江经验,不断推动基层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实际行动回应群众的期待,切实解决群众问题,从而推动基层治理的创新与发展,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王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