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员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神经末梢,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就像一颗“螺丝钉”,看似微不足道,实则至关重要。而新时代基层党员干部如何做一颗合格的“螺丝钉”,也是当前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
要坚定理想信念,做一颗有定力的“螺丝钉”。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信念的滑坡是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因此,基层党员干部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做到对党忠诚,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才能不移其志、不毁其节,在基层建设发展的道路上不被利益熏心和蒙蔽双眼,才能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正确的道路,做好人民的公仆,成为基层建设中一颗有定力、永不松动的“螺丝钉”。
要持之以恒学习,做一颗有钻劲的“螺丝钉”。毛泽东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刘少奇说:“一天不用功,赶不上毛泽东”。两位伟人的说法,绝非是个人之间的相互吹捧,而是毫无例外地强调了学习的重要。而历史和实践也充分证明,学习力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快慢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不读书学习,知识就会老化,思想就会僵化,能力就会退化。所以基层党员干部只有持续学习、不断充电,完善知识结构,才能拓宽视野、提升思维能力,才能敏锐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才能在遇到事情时,不会手忙脚乱,碰到问题时,不会手足无措。才能在干事创业过程中做一颗有钻劲的螺丝钉。
要立足本职岗位,做一颗有韧性的“螺丝钉”。千头万绪的事就是千家万户的事,基层干部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些日常的,看上去不起眼的“鸡毛蒜皮”的小事,但越是平凡的岗位,工作越琐碎,越不能懈怠,因为在基层一切的一切都关乎着老百姓的“急难愁盼”,基层党员干部处理这些问题时要多一点耐心,多一声问候,多一张笑脸,要把自己当作一颗有韧性的螺丝钉,在始终保持旺盛工作热情的同时,克服急功近利、率性而为的浮躁心理,要身心“沉”到一线,干事担当,用扎实的工作作风,狠抓落实结果。
要提高道德品质,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尊敬的国家。而一个基层党员干部不仅要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还一定要讲大德,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时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检省自己、要求自己,不断净化自己的道德品质,不断强化党员身份,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诚如雷锋同志说过的:“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