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调研只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作秀式、盆景式和蜻蜓点水式调研,才能练就“火眼真精”,掌握“真材实料”,让调查研究结果成效落地见效。
调查研究求“深”,不能只看“花瓶和盆景”,更要看“后院和角落”。古人云:“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深入调查研究,方能错无遗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的远的都要去,好的差的都要看,干部群众表扬和批评都要听,真正把情况摸实摸透”。调查研究的实质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好调查研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针对不同的问题,要充分进行横向与纵向的比较,如,城市发展进程快,但人口多、就业难,人均分配不均衡;乡村特色产业多,但空心化、老龄化,空有宝藏取不得。在调查研究中,如果光是看好地方,就难免乐观,感觉指日可待,尤其在报告中不要文过饰非,以个人的观点、善恶、优劣行遮遮掩掩,误导决策者做出错误决策,让调查研究将真实的情况“捞”上来。
调查研究求“深”,不能只听“街道和社区”,更要听“田间和地头”。入深山采好药,临深池钓大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重视听取各方面意见包括少数人的意见、反对的意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是我们党做好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也是密切党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俗话说:“与其听人说千遍,不如实地看一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做乡间的“泥腿子”,这样才能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人民群众的疾苦,反映群众的意见呼声,总结群众创造的经验,才能获得真知灼见的源头活水。
调查研究求“深”,不能只想“现象和表象”,更要想“原因和本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过多次‘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进行的思考、作出的决策才能符合实际”。真理来于实践,实践检验真理,调查研究从事前准备的调研方向,到实地的走访“解刨麻雀”分析问题,再到系统详实、公正客观的形成调研报告,最后到检验解决问题的成果运用。全过程中,都要进行认真分析、研判,通过问题的表象,切实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本质,充分运用好辩证思维,在一次次检验成效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不断啃硬骨头、涉险滩,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将调查研究走深走实。(闫峻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