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政治 > 网评 > 正文

为官不为,也是一种“腐败”

2023-08-22 14:07:44 | 来源: 贵州省锦屏县启蒙镇人民政府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党员干部坚持真抓实干、狠抓落实,一切工作都要往实里做、做出实效,不好高骛远、不脱离实际,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把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这样才能真正立得稳、行得远。党员不能做“巧官”“躺平”,而要“实官”“内卷”。

清代官员吕坤在《实政录》中指出了“巧官”的“为官哲学”:实实在在的政事不办,只知粉饰太平,伪装出一副善良的样子;地方上军民的事情毫无作为,唯念念不忘自己的私利;对下颐指气使,对上却奴颜婢膝,极尽讨好之能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领导面前会来事,外人面前会挡事”。纵观整个官场,“巧官”无处不在。

“巧官”的存在,制造了一股“乌烟瘴气”,弥漫了整个系统,滋长了“慵政、懒政”毒瘤,败坏自身机体的同时,也波及了百姓。从长远来看,误己误人,误事误国。

惩治“巧官”腐败,当惩防并举,防治结合。“防”要防在监督。进一步强化纪检部门监管职能,深化铸勤行动开展,“蚕食”“官油子”、“巧官”市场,打造一支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治”要迈开步子,“两腿”并用。既要治“已病”,更要治“未病”。进一步完善“庸者下,能者上”的相关制度建设,打破“只进不出”、“易进难出”的“铁饭碗”传统常规,形成新常态,达到治“未病”效果;进一步加大惩处力度,扩大惩处范围,将“为官不为”、“在其位,不谋其职”、“慵政懒政”等“巧官”行为进行量化,纳入惩处范畴,扼制“巧官”增长势头。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总书记向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了警醒,指明了道路。“巧官”的“清理”,是我党在反腐倡廉道路上的进一步延伸,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进一步坚定,是建设效能型、服务型政府的进一步巩固。(龙章振)

责任编辑:李巧珊
手机版
相关阅读
点击排行
编辑推荐
精彩图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法律顾问 | 人员查询 | 手机版
本站所刊登的视频﹑信息和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廉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190328 值班电话: 13031055678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法律顾问: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京ICP备19041149号-1 经营许可证:京B2-2019256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041 出版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零字第朝200078 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16360号
技术支持:沈阳网站建设公司-开阳网络